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行业新闻正文

“中国造”对刀仪低价出击 “洋品牌”被迫降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0-08 浏览次数:445


  一直以高于本土品牌3~4倍价格的洋品牌刀具预调测量仪(以下简称对刀仪),最近一段时间却出人意料地打出降价牌,纷纷以平于或低于本土品牌的价位出手。这一举措不仅令一些本土品牌制造商措手不及,很多国内用户也是一头雾水,并由此引发了“洋品牌价位怎会低于本土品牌”的质疑声。

  针对这一价格反常现象,记者走进了占有国内对刀仪市场60%以上份额的天津市天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采访了该公司总裁吴进保。

  被迫降价

  吴进保告诉记者,其实打价格战是洋品牌的一种无奈之举。洋品牌对刀仪,最初是随着大量中高档洋品牌数控机床抢滩中国市场的。

  由于那时我国对刀仪研制水平相对落后,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刀仪中高端市场几乎成了洋品牌的天下。垄断和暴利也随之成了洋品牌独享的大餐。

  直至十年前,以天门精机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品牌,通过一次漂亮的绝地反击,收复了失去多年的国内中高端对刀仪产品市场,结束了洋品牌对刀仪在中国市场的暴利时代。而天门精机的TM牌对刀仪也因此一战成名,迅速走红国内市场,成为业内的主导品牌。

  吴进保指出,这场绝地反击的大获全胜,虽不乏较低却合理价位的辅助之功,但关键还在于本土品牌对刀仪已完全具备替代进口的品质。经过近十年的高水平自主创新,本土对刀仪产品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其整体水平已完全可以和洋品牌媲美,有些关键指标,甚至跃居国际领先地位。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热销的天门精机对刀仪产品,“光”和“电”两大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精益加工的基础机械部件的质量则更胜一筹,其精度较之洋品牌普遍采用的粗加工辅以计算机微调的制造工艺,更具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寿命也更长。正是凭借着这份足以和洋品牌对决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天门精机生产的TM牌对刀仪,稳稳占据着国内60%以上的市场,并实现了批量出口。

  吴进保认为,洋品牌在中国对刀仪市场已逐渐失去了性能优势,此次他们以降价谋市场的做法就可以说明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