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制造承载着中国形象行销全球。但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由大国变强国,我们还要走多久?“中国制造”何时能与“德国制造”、“日本制造”比肩?我们何时能甩掉“质次价低”、假冒伪劣的帽子? 中国制造的持续质量提升任重道远。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央视《对话》节目录制现场明确表示,“我们电器元器件、电子元件,差距与国外相比还是比较大的。有些高端产品的核心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走进我们系统的实验室、质检中心看,检测设备可以说确实比较好了,但你一去看心情也很沉重,因为大多数精密的检测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我每次想到这些差距的时候,心情都十分沉重。由此可见,我们国家提升质量水平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蒋家东同样也表示, “在数控机床领域,发达国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已经达到了1500小时,而中国仅达到600小时左右。如果按照一台机床每天工作8个小时来计算,使用国际先进机床,一年也许仅发生一次故障,但国产机床可能会发生6到7次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