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沈阳机床开始倾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数控系统时,谁又能想到,今天的沈阳机床以此为核心成功打造了被称为“工业4.0范本”的网络化智能智造平台,并引领未来机床行业的发展方向。
从数控系统到智能机床,再到网络化智造平台,i5已经不仅仅是某类产品的代名词,它代表的更是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方式,在i5的指引下,智能制造触手可及。如同智能手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一样,同样基于互联技术诞生的i5智能机床,对于人类的生产方式正在产生彻底的颠覆。沈阳机床或将成为主宰智能手机解码系统的高通一样,开始无形中影响和支撑每个人的生活。
2月27日,“i5核心技术突破及最新进展”新闻通报会在沈阳机床举行,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上海核心技术研发团队主要技术骨干代表黄云鹰、优尼斯副总经理马少妍出席会议,并分别就i5核心技术突破及最新进展、i5应用技术特点、i5市场反馈与开拓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源于渴望
成熟的数控系统是沈阳机床的渴望,是大国重器的渴望,也是每个国人的渴望,i5的诞生凝聚了沈机人的集体智慧和心血。
作为沈阳机床的掌舵者,关锡友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真正制约中国生产制造的核心问题。数控系统作为关键零部件之一,正是困住国内机床企业腾飞的桎梏。“数控机床系统这件事沈阳机床要是做不成,那么中国就做不成。”这是2006年时任国家领导人李长春视察沈阳机床时留下的寄语,这也让关锡友更增加了创造中国自主数控系统的决心。在随后的时间里,沈阳机床开始了一项宏伟的事业,用5年时间,从零基础开始,建设一个团队,打造一个基础,五年后实现产业化。
“接到这个任务后,我挨个拜访数控技术专家,试图知道我们到底还欠缺什么?”关锡友想要寻找原因。在随后的时间里,沈阳机床以单个项目与德国合作,但是被德国三个组织叫停。在经历了模仿、市场换技术等发展阶段之后,关锡友和沈阳机床意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人才的重要。随后沈阳机床转战回国整合国内资源,组建三国四方组织,进行人才的培养与前期的摸索。“我们组建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没有人以前从事过数控系统的研究,这是我冒的最大的风险。”这个团队学习了三年,在这三年里关锡友备受煎熬。数控系统背后是运动控制技术,像一个深不可测的“黑匣子”,包含着电子、计算机软件、伺服驱动等一系列的技术。
这个团队的使命是颠覆,让一切就都随之而不同。2011年,朱志浩领导的团队终于攻克了CNC运动控制技术、数字伺服驱动技术、实时数字总线技术等运动控制领域的核心底层技术,彻底突破和掌握了运动控制底层技术。i5数控系统破壳而出,从字面上解释,它是“Industry”、“Information”、“Internet”、“Integrate”、“Intelligent”五个单词的首字母,即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自此,沈阳机床拥有了独立的核心技术,当客户使用搭载i5系统的设备后说出“谁说我们中国不行”的时候,这成了沈阳机床人最感动的时刻。
颠覆未来制造
未来制造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让信息高度透明、及时、快捷,将传统的组织扁平化,让世界变成了平的,这也促使着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沈阳机床最初的愿望可能很简单,就是为中国机床创造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但现在,i5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数控系统。正如黄云鹰所说,“我们其实是做了一个开放的、智能的、面向未来的控制平台,我们可以在这个平台控制上衍生出很多有想象力的应用。通过这些应用来支撑沈阳机床集团在未来规划的商业模式。”
i5数控系统是构建网络化智能智造平台的核心,拥有诸多国际先进的智能控制理念,比如误差补偿技术,在不用光栅尺反馈的情况下其精度可通过补偿优化达到3微米等。同时,i5还是具有智能诊断、特征编程、实时监控的智能终端产品,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工厂和网络数字化管理功能的平台。i5智能机床上可以找到很多类似工艺支持、特征编程、图形诊断等极具 特色的智能化功能,i5智能机床作为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终端,已经实现了操作智能化、编程智能化、维护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
黄云鹰表示,i5的研发包含了很多跨领域、跨学科的技术。到今天为止,沈阳机床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这种技术是基于掌握了运动控制技术的一种底层技术突破,在此基础上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满足差异化诉求的机床产品,甚至更多东西。比如对五轴做出的重大升级,升级后的数控系统不仅可以用在五轴机床上,还可以用在关节的运动控制上。
更值得研发人员高兴的是,在2014年年底,沈阳机床完成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称作在线工艺的软件系统。“通俗来讲,这种功能类似于市场上的CAM软件,我们相当于把包括部分工艺知识、专家数据库等资源搬到了网上。通过网络的形式实现了将复杂庞大的软件通过轻量化终端形式进行运行。”在线工艺仿真系统可以快速响应用户的工艺支持请求,提高服务质量及竞争力,降低服务成本,并实现工艺经验的数据积累。在互联网思维下,用户可以获得来自互联网上的工艺大师的经验支持,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随时更新数据,实现协同设计、资源共享等应用方式。
以i5智能系统为基础,以i5智能机床为载体,沈阳机床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智能终端平台。更加成熟的“i平台”技术能够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连接。面向制造过程的管理、产品品质监控、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i平台”将帮助制造企业降低管理成本、真正实现市场的互利共赢。
初显峥嵘的“i5战略”
以i5智能终端平台为基础,沈阳机床将设计、制造、服务、供应链、用户都将集成到云端,让智能制造从单机个体扩展到无限群体,并延伸推出金融、租赁、再制造等创新服务模式,创造出空间巨大的多种商业模式。i5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i5战略”,由此沈阳机床推动制造和服务的双轨道升级,将供应商、合作伙伴、用户甚至更多的社会智慧凝聚在一起。
这一战略在经过市场的检验之后已经初显峥嵘。i5系列智能机床在2014年2月全球首发并启动批量生产,截止2014年年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i5新品机床订单已接近2000台,而且这其中用户重复购买率相当高。其中,浙江区域的用户重复购买率达到了64%,而宁波地区更是高达77%左右。在今年1月份,i5智能机床订单单月就达138台,相比2014年月平均订单增长40%。由这一系列的数字已经不难看出,i5所带动的巨大市场效应。
2012年沈阳机床引入了全国知名的营销机构,从理念培养开始,在沈阳机床内部选出200名,分五次进行封闭性培训。在人才到位后,沈阳机床开始了类似小米的口碑营销。“我们对这种营销有底气,底气正源于我们用户终端产品使用的过程中和国外产品进行的对比。”马少妍介绍道,在优尼斯成立以后,每一个区域销售经理都将成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专家,而优尼斯则是客户的工业服务管家。
i5系列机床重复购买率之所以高,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外观高端,沈阳机床将粗笨的机床做出了像艺术品一样的外观。二是智慧,i5系列技术覆盖了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在机床启动时,互联网则一起启动,真正做到了人机交换,开启了不一样的智能时代。而且,i5智能机床是研发人员深入用户现场的产物,传统的生产是按照多种厂家生产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而来,但是这样的设备总缺少一些最核心的特质——没有依据客户的加工需求进行研发设计。i5机床则突破了这一障碍。
智能制造的未来风起云涌,基于互联网、基于用户、基于人性,面向下一步“智造”,i5全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