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行业新闻正文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四次成员大会暨产业链协作交流会在重庆永川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25 来源:顺发刀具网 作者:数控刀具网 浏览次数:1526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四次成员大会暨产业链协作交流会在重庆永川召开

2015年5月21日,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四次成员大会暨产业链协作交流会在业界的共同关注下于重庆江鸿国际大饭店隆重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重庆市永川区委书记熊雪出席会议并致辞,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处长王建宇、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区长方军、区委副书记王志杰、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马奇昌列席,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在本次大会上做主题发言,产业联盟成员单位代表,有关行业专家,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共计2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主持。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四次成员大会暨产业链协作交流会在重庆永川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致辞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四次成员大会暨产业链协作交流会在重庆永川召开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主持会议

  张相木司长首先对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并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成员大会至今已历四届,对行业发展起到了良性的推动作用,意义重大。随后,他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2025》已于2015年5月19日正式发布,其主攻方向便是智能制造,而在智能制造装备中,机器人尤其是智能机器人又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机器人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顺势而为,发展迅速,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关节的中高端机器人,我国还在大量进口,这说明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还未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推进我国机器人行业更快更好发展,张司长提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积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现今我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应跳出我国制造业由低端到高端的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产业集聚,扶持、发展几家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机器人企业,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后,他指出,尽管我国很多企业还处于工业2.0,而发达国家已然在向工业4.0迈进,但我们可以借助智能制造这项革命性变革实现弯道超车。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不遗余力地支持自主品牌机器人的发展,为行业企业提供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撑。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四次成员大会暨产业链协作交流会在重庆永川召开

  重庆市永川区委书记熊雪致辞

  重庆市永川区委书记熊雪认为机器人是继电脑之后又一个改变世界的高科技产品,可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生活服务、微观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他指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有利于我国整个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对调整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实质作用。重庆市已将机器人行业列为发展重点,并将以工业机器人为切入点,适时推动服务机器人发展,形成较强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努力培育本土品牌,打造产业集群,切实推进行业发展。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四次成员大会暨产业链协作交流会在重庆永川召开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发言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在此次大会上做了题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机遇与挑战”的主题发言,宋理事长着重就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环境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解析,并针对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和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作为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议程,产业联盟发布了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信息。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持续向好,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000台,较上年增长55%,约占全球市场总销量的四分之一,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其中,对于广受关注的国产机器人,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国产机器人销售超过16900台,可比口径增长25%,实际销量比上年增长76.6%。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价值超过28亿元,可比口径增长59.7%,实际金额是上年的两倍。国产机器人销量按机械结构分类,坐标机器人销量占比第一,多关节机器人市场价值占比第一。从细分应用领域来看,搬运和上下料是国产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与此相对应,在中国市场,外资机器人在焊接、装配领域占绝对优势。国产与外资机器人在应用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

  会议期间,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成员单位代表还就涉及联盟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了审议,并为新成员单位的加入举行了授牌仪式。最后,为支持未来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副处长范志民还专门就国开行金融支持政策进行了梳理和解读。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化工作会、产业链协作交流会于当日下午举行。

  22日上午,联盟还将组织此次与会单位代表实地参观永川规划展览馆、凤凰湖机器人孵化产业园、重庆广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为参与活动的企业创造交流与合作的契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四次成员大会暨产业链协作交流会在重庆永川召开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四次成员大会暨产业链协作交流会在重庆永川召开

  重庆永川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发展势头迅猛,据区委副书记王志杰介绍,目前永川已经形成“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装备整机及整线”、“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装备关键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单元”、“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程系统集成”三大板块。政府负责营造产业氛围,搭建产业平台,优化政府服务环境,以推动市场良性发展。

  广州数控、深圳固高、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已经入住永川产业园区的企业对当地的投资环境和服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扩展阅读

  重庆永川机器人•数控机床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情况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四次成员大会暨产业链协作交流会在重庆永川召开

  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永川位居成渝双子特大城市发展主轴上渝西板块核心,处于“背靠重庆、对接川东南、辐射周边、带动区域”的战略位置。永川区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是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到2020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22500亿元,占全市的45%。

  在新常态下重庆经济发展领跑全国,是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2014年,重庆市颁布实施了《加快培育十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将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物联网、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页岩气、MDI一体化、生物医药、环保等十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重庆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其中,重庆永川将着力培育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7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目前,重庆永川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已引入深圳固高、广州数控等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65家,投资总额49.5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31.3亿元。计划2015年再引进企业30家以上,力争达到100家,到2020年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

  重庆汽车和笔电两大产业将对机器人和数控机床形成巨大市场。到2015年,重庆整车年产400万辆,成都整车年产200万辆,总产值1万亿,机器人和数控机床市场达970亿; 笔电产业:到2015年重庆年笔电产量1亿台,整机+配套产业链产值10000亿,机器人和数控机床消费总量650亿。

  此外,永川区为提高政策服务质量,正式成立行政综合审批服务局,提供最便捷周到企业服务;人力资源保障充分,共有中央及省级科研机构和技术中心17个,科技人员3.5万人。职业院校22所,在校学生13万人,每年输出3万多名永川技工,是国家职业教育基地。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