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市场透析正文

2008年机床工具行业进出口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14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45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并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并进一步加深。2008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进出口呈现先扬后抑状态。7月是全行业进出口的拐点,上半年是上升期,下半年开始进出口额增速呈双双下降态势。纵观全年,机床工具行业进出口两方面基本保持了上年的增长速度,但是进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点。

  进出口概况

  1.机床工具行业外贸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逆差进一步缩小

  据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机床工具行业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进出口总额194.2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出口71.3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进口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4.4%,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进口额和出口额增长速度与上年基本保持同一水平。全年行业进出口逆差51.6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14.1亿美元,比历史最高值的2006年减少21.6亿美元。2008年机床工具行业进出口情况详见表1。

  全行业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2008年上半年,机床工具行业出口继续延续多年以来的发展势头,出口增长迅猛,1-6月全行业出口额同比增长达到49.1%,比上年同期提高18.5个百分点。自7月以后,受国际市场大环境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整个行业出口额增长呈现逐月下降态势。由于上半年增速较快,奠定了基础,行业全年出口额增长仍高于上年同期近1个百分点。拉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产品是磨料磨具、机床零部件和切削工具,2008年这三类产品合计出口额33.6亿美元,占机床工具行业出口总额47.2%,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54.0%。

  全行业进口增速开始减慢  作为世界机床第一大消费国和世界机床第一大进口国,2008年我国机床工具市场仍然活跃,1-6月全行业进口增长高于上年同期一倍以上,第三季度开始增速减缓,第四季度下滑加速,导致全年机床工具行业进口额增长仅为4.4%,是近十年以来的最低增长速度。但是数控装置、量具量仪进口增速势头不减,都在35%以上。

  2.金属加工机床出口增速明显减缓,进口增长出现反弹

  2008年金属加工机床出口金额2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11.7个百分点,为近5年以来最低的增长速度。进口金额75.9亿美元,同比增长7.3%,增幅提高9.7个百分点。

  机床出口增长贡献率下降  美国是我国机床出口第一大市场,受其影响,金属加工机床出口下滑较快。2008年以来出口增速一直低于上年同期,8-11月连续4个月单月环比成为负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2008年金属加工机床出口额占比由上年的31.8%下降到29.5%,出口增长贡献率由上年的33.7%下降到23.6%,降幅高达10个百分点。

  机床进口增速回升  占全行业进口额60%以上的金属加工机床是拉动机床工具进口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陆续启动,2008年我国中高档数控机床需求增加,由于国内对一些大型、精密、高速、高效的中高档数控机床需求还不能满足,产品结构和需求结构之间还有差距,进口增速不可避免地出现反弹。2008年以来,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同比增长基本在9%左右,虽然四季度增幅有所下降,但全年进口额同比增长仍达到7.3%,与上年同比增长-2.4%相比,上升了9.7个百分点,回升幅度较大。

  3.金属加工机床进出口格局发生变化

  新兴市场的崛起改变了出口市场格局。自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机床市场一直在下滑,但仍没改变我国对其出口第一的位置,2008年我国出口美国机床1.6亿美元,同比下降16.0%。对印度出口以79.7%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3亿美元,由上年的第五位提升到第二位,出口额占机床出口总额的6.4%,与美国仅差1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对巴西、俄罗斯、越南等国的出口增长较快,均达到50%以上,占比也进一步扩大。

  德国进口份额占比上升,中国台湾进口额同比增长下降  列我国机床进口前三位的依然是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合计占进口机床总额近70%。2008年自德国进口机床增长较快,金额同比增长达到36.1%,占比提高4.3个百分点,上升到第二位。中国台湾进口为12亿美元,同比下降13.7%,为近几年首次负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达到21.8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也有所降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