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市场透析正文

出谋划策 刀具达人点评今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28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956


  赵炳桢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自动线刀具、数控刀具、金属切削机理和重型面铣刀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

  独占一方需要自成流派

  必须承认,国产刀具与先进的进口刀具品牌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个差距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赶上去的。刀具工业毕竟是一个传统产业,很多技术和经验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国产刀具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很多刀具产品缺少差异性,没有自己企业的明显特色,就如同江湖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流派,就不能独占一方。市场上雷同的产品太多,也就没有了品牌效应,这样的市场就缺少新鲜血液,没有兴奋点,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

  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是很危险的,企业要想有进步,就需要在产品差异性上做文章,最好是在某一种刀具产品上做精做尖,打出响亮的品牌,形成自己独有的流派。实际上很多国外的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有着自己的看家本领。比如德国玛帕公司,其生产的汽车生产线加工用的铰刀就无可替代,凭此一点就确立了企业的市场地位。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刀具企业开始认识到了这一点,在选择发展模式的时候放弃全面铺开的道路,呈现自己的特色。

  高 翔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66年毕业于武汉机械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曾任成都工具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职。

  走服务主导型的经营模式

  面临跨国刀具集团的强势竞争,国内刀具企业通过大规模投入和加强技术开发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应该说国内一些企业动辄数亿的资金投入比外资毫不逊色。但与一些国外刀具企业相比,我们的发展还是较慢。总结起来,我认为理念,尤其是在经营模式方面存在差距。

  现在很多国内企业在产品研发上有些与市场脱节,没有追寻客户和市场的需要去开发,这样的经营理念存在很大的问题,缺乏对市场的具体定位。而服务主导型刀具企业的建设和刀具成套解决方案的实现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但也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及的事情。如大连富士是一家中、日、韩合资刀具企业,通过合作造就了一支几十人的开发队伍,共享着合作伙伴的数据库,独立为国内的日资轿车厂、日本本土的轿车厂和国内民营轿车厂开发了成套刀具。其成功的秘诀可能就在于有强大的开发优势,并以服务的姿态为客户开发了个性化的成套刀具。

  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有更多的企业将服务主导型的经营模式作为企业的创业理念和战略,从而尽快实现为制造业提供刀具全面解决方案。

  张书桥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近几年一直活跃在刀具行业,我们可以在很多行业会议和技术论坛中看到他的身影,一直在为先进制造技术的推广和国产刀具的提升努力,是刀具江湖上的风云人物。

  强化有针对性的营销服务

  当下国内刀具企业的整体发展速度还是略慢于国外企业,在创新能力上也有不足,国内刀具大多孤立于系统之外,只是单纯的跟在后面,却不知道究竟为什么朝那个方向前进。

  在营销方面,国内企业在营销的模式、力度上都有差距。比如很多进口品牌会经常举办新产品发布会、技术宣讲活动和参加用户行业论坛。但从用户角度出发,只有针对性的服务做到位了,才会有收获。以汽车行业为例,很多企业选用的刀具一旦确定下来就很难再有改动,因此有针对性的与机床进行配套进入用户会更容易被接受。

  刀具供应商怎么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显的越发的重要。客户要生产新产品,就会需要有新的刀具去适应它,这些新产品不一定在标准系列里,产品在发展,刀具也在发展;另一方面,用户希望得到加工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供应商在非标方面提供很好的技术服务。在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方面,国内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做好了这项工作,辅以稳定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国产刀具还是大有可为。

  杨 晓

  切削技术网站首席执行官。曾在上海工具厂、瓦尔特、肯纳金属工作,近几年一直活跃在金属加工领域,多次策划举办和参与行业技术论坛和培训活动。

  重视人才战略分析

  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从江湖的层面上来讲,围绕人力资源争夺产生的故事,恰恰也更有一些江湖的味道在里面。对很多企业来说,从竞争对手那里抢来人才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不过这种现象多在外企之间发生,甚至曾有某公司驻某地办事处整体变动的事情发生。

  很多外企每年都会由市场部门或是分析公司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报告,据此进行竞争战略分析,研究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提出应对措施,其中人力资源就是战略分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国内企业很少有进行这种战略分析工作的,也许这还与企业的销售策略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然,这并不是说国内企业对人才不重视,相反,很多企业在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的引进上也一直不遗余力,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一直国内企业的两大优势,只是很多企业在如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方面还有些欠缺,没有利用好这一优势。

  国内企业应在竞争战略分析方面下足功夫,这样才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也会将精力集中在自身优势上,从而取得更多成绩。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