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行业新闻正文

台湾机床制造商在大陆之崛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2-01 浏览次数:1195


  自1943年台湾首家机床工厂——杨铁工厂——的成立至今,台湾机床业经历了飞速发展。这不仅体现在机床工厂如雨後春笋般设立,以及1982年机械工业研究所(从事综合性、自动化和机床等科研工作)的扩大组建;也体现在1993年日本FANUC公司在台湾建立NC系统生产厂,及之後一系列国外投资进驻等方面。

  1974年台湾省开发出第一台数控车床,1981年起台湾当局明确机床工业作为战略性工业,并开始经济建设的4年计划。可以说,台湾机床工业在行业机构、产品创新,乃至科研导向等各方面,都已获得长足进步与发展。

  目前,台湾有430多家机床工具制造商,约20,500人从事金属加工设备的生产。据台湾经济部门估计,到2010年,台湾地区机床工具业整机及零部件合计年产值有望突破130亿美元。

  中台机床业息息相关

  早在1994年,台湾就已进入世界十大机床出口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并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台湾区工具机暨零组件工业同业公会(TMBA)提供给本刊(《中国机械与金属》)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台湾地区金属切削机床出口金额达23.19亿美元,同比增14.6%;金属成型机床出口5.94亿美元,同比增长9.0%。

  从2007年的情况看,台湾机床工具出口排名全球第四,占全球出口值8.7%,总出口额达到347,101万美元。而从台湾机床工具的供货市场来看,中国大陆与香港稳居第一,出口总额达127,980万美元,在总体中的占比为36.9%,同比增长14.8%。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台湾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TAMI)公布的2007年数据,全年度台湾生产了逾2.5万台立式加工中心,居全球之首,其中有3,611台供货给中国大陆,总值2.47亿美元,台湾成为当年度中国大陆市场上第二大立式加工中心供应地,日本居首位。

  一系列数据说明了台湾机床工具业的发展与大陆地区的紧密关系。而随着中国大陆市场对机床工具的需求量和需求产品能级的同步提升,台商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还大有所为。

  台湾厂商着手大陆布局

  随着需求急遽增长和市场规模扩容,台湾机床制造商也直接进驻大陆,以更好地对市场作出反应。例如台湾东台精机,在1990年时产品已销入大陆,当时的客户群多是台湾大型制造厂和日商等;2004年在江苏吴江建设苏州东昱精机有限公司,实现了两岸双制造中心的目标。

  有54年历史的永进机械,也於2007年3月在上海嘉定设立了独资子公司—永准机械(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员工人数现已近100名,在大陆组装的产品为CV线轨系列,并拟随产业需求持续扩大规模。永准机械严格奉行其独有的一系列组装和质量管理模式,并设有专业的主轴维护室,全面确保产品质量。

  苏州东昱精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有德先生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指出:“在加工业方面,我认为台湾市场已近饱和状态,台湾在上世纪70年代走出口加工型发展方针,压低本地区汇率,且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为国外代加工,但现在台湾很多企业已转型为品牌企业,且本地劳动力、土地成本很高,这些因素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桎梏,台湾对机床需求旺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徐先生还告诉笔者,“从大陆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看,劳动力、土地成本相对低廉,已成为世界品牌与代工企业的首选地;且内陆市场本身就很庞大,潜力远高於美国,尚可深入开发;加之中国有很优惠的政策支援台商,我们深信在未来15年中国必将逐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此间对机床的需求不可估量。”淘宝网女装夏装新款排行榜眼膜什么牌子好去皱茶树精油祛痘防晒什么去角质最好有效面霜哪种好

  今年8月初签订投资协议的“台湾工具机工业园”,便落户在“海峡西岸第一村”的福清市阳下镇洪宽工业村,当时台湾区机床暨工业同业公会(TMBA)理事长杨德华率考察团前往,台商对福州投资软硬环境和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据悉,该工业园将主要研发、生产先进的数控和精密零组件,预计目标年产值500亿元人民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