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江苏丰裕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贾文郁
后巷镇在江苏的丹阳,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3.6万。它的经济总量已连续五年排在镇江第一。这里每天出口100万支钻头,成为全球最大的五金工具麻花钻生产制造基地和全球最大的高速工具钢产地,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子接插件生产基地。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后巷炼出了自己的绝活,为整个中国经济调动后发优势,通过和平崛起和科学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积累了经验。
在全球数后发优势,可以看中国;在乡镇数后发优势,可以看后巷;在后巷数后发优势,则应当看丰裕、看丰裕公司和丰裕村,看它们的带头人贾文郁。
屈指当知成与败 关心最是后争先
1993年,后巷镇已经成为中国工具之乡,全镇制作麻花钻的大小厂家星罗棋布,比小食店还多。贾文郁恰在此时担任了丰裕村的支部书记,村民期待他做出发展的抉择。
“那一年,我还不到三十岁,村里没有象样的企业,外债很多,干部发不下工资,无论上什么项目,全是一无资金、二无厂房、三无技术人员”,贾文郁认为,这种忧患在中西部还不算什么,大家都差不多,容易脱颖而出。但在后巷镇,村子的这个状态就惨了,“病树前头万木春”,凭什么让你赶超呢?贾文郁是纺织专业的中专毕业生,但那时干纺织也困难重重。经过反复衡量,贾文郁出险招,打鱼仍向热闹出,还是干后巷千军万马一同挤着的工具麻花钻。贾文郁将工具公司起名丰裕、意在将全村“通丰裕”的梦想化为现实。
丰裕公司为何能在后巷崛起;贾文郁归纳了两点。一是找到发展空间,二是付出超常干劲:“后巷的工具产业看似拥堵不堪,但总有被人忽略的空隙,当时几大企业集团形成从炼钢到包装的完整产业链。而众多中小厂家只是做麻花钻,自己都没有热处理,我虽选择做工具,但决心从热处理入手,在热门中找到冷门。”
热处理成为冷门,是因为它的投入相对要大一些。丰裕村虽穷,好歹有个集体经济的资信,贾文郁向后巷镇金融社贷款5万元启动。热处理上马需要引进新的电路,这也是一般中小企业难办之事。贾文郁申请联线之时,正逢工程调价,他去找供电局长签字,直到下班都没见着。而如果局长次日签字,价钱要涨一倍,贾文裕在局长家门外一直等到夜里11点,终于把字签上。随后,他们拉了20多里路的板车,拉回输电设备……丰裕公司在热处理上揽了后巷镇内外的活儿,到1994年就赚了四、五十万元。
麻花钻的初级技术是在棒材上铣出型来,贾文郁也从这里起步。而后巷的大厂早已经是引进一次成型轧机,甚至又发展到更精准的棒材磨削了。贾文郁搞棒铣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工艺没有质量和效率保证,唯一的好处就是投入较小。1994年春,贾文郁手头刚有些松动,就赶紧搞工艺升级,安装一次成型轧机。4月20日,轧机试轧成功。4月22日,贾文郁带员工就赶到广州,去赶已经揭幕多日的广交会。那时,广交会都快结束了,他们没受到邀请,领不到胸牌,无法进场。贾文郁跟伙伴们说,进不了场,找不到贸易机会,我们就永无出头之日。
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当年的门槛,可说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尚不完善,而当时却是贾文郁决定企业生死的一道龙门。贾文郁不得不向把门的保安说好话,就这样混进了会场,但既无胸牌,又无桌位,连样本都没有来得及做,只能怀揣钻头,挡住胸口,见到外贸公司的桌位就掏出产品去游说。钻头没有打出去,钉子却不知碰了多少。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贾文郁在这个交易会上得到一张105万元的订单,从此,丰裕公司从小作坊里脱颖而出。
后发优势在于继承后的创新。大物理学家牛顿在面对“您超越了前人”的赞誉时说:“我只是站在了前辈巨人的肩上”。汉武帝的老臣汲黯发牢骚说:“陛下用人,有如积薪,后来者居上”。先发者的肩膀和柴火垛,并不一定是后发者赶超的凭仗。贾文郁说:“上百人的企业是老板管人,三五百人的企业得靠制度管人,再大的企业就得靠制度加文化来管人,听起来是肺腑之言。对丰裕来说,我们早做领悟,就能省去不少学费和时间。”
贾文郁超过了后巷镇不少的先发企业。他认为导致他后来居上的是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不够。企业里最难管的是人,管理层的理念。文化素质低下的只能执行指令,不能拓展,就是请最权威的专家来讲课,也是白讲。“文化让乡镇企业翻船”,贾文郁认为,自己若不是延后出发,也不会懂得文化的重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快速发展的黄金岁月。到了九十年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有序,也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在苏南、在后巷的工具产业,这样密集的“赛场”,新加入的企业很难脱颖而出。贾文郁的丰裕公司1993年贷款5万元起步,1994年就做出六七百万元的外贸,1998年做到5000多万元并拿到产品自营出口许可证,企业出口业绩开始以美元计算,从2000年的18万美元做到2004年的300万美元。2005年丰裕公司内外贸易达到近2亿元人民币。
屈指当知成与败,关心最是后争先。丰裕公司近10年间的快速成长,一定还有其他精彩的地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