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名片,上面并没有显赫的头衔,他只是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控机床事业部开发中心的一名技术人员。指着名片上印的极小的教授级高工字样,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去年领导再三催促下才去申报评的。”
但是业内人士说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他就是我国第一台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的总体设计师高琦。2005年,他承担设计主责的大型汽轮机叶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研制项目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迄今为止,高琦凭借自己在机床设计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5个部级的科技进步奖。对于获得的荣誉,高琦一再强调这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他才说:“我一辈子都在机床设计领域钻研探索,取得这些成绩,也算是天道酬勤吧!”
两样“秘密武器”
“如果你桌面上太干净,一张纸片都没有,那说明你没有用心工作”
采访中,记者刚低头记下几句话,再抬头一看,发现高琦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支用来比划的笔。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才了解到笔和小本是高琦工作时随身带着的两样“秘密武器”。
笔和小本或许普通,工作时用它们随时做点笔记也没什么特别,但如果你知道在高琦家里至今还留存着1969年他刚到北京第六机床厂参加工作时做的工作笔记时,多少会有些惊叹于他的敬业精神吧。
从小觉得机器很神秘,想弄清其中奥秘的高琦,1965年考入北京工业学校学习机械制造。1969年北京工业学校和北京精密机械研究所联合成立北京第六机床厂,中专毕业的高琦成为了该厂的一名工人。
“原来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一般是去工厂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但当时情况特殊,一下子学生和老师全成为了工人。我当时的工种是锻工,一做就是8年。”
回忆起那8年的锻工岁月,高琦觉得虽然辛苦,但正是那8年里和各种金属材料的“亲密接触”,使得他对各种材料的性能了如指掌,培养了自己和机器的感情,给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刚参加工作时,我就随身带着笔和小本,不时地做些记录,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这样做方便以后查找,通过这样不断地积累对工作的帮助很大。现在我常跟年轻人说,如果你桌面上太干净,一张纸片都没有,那说明你没有用心工作。”高琦说。
用心工作的高琦一直渴望着能有机会继续深造。1978年,高琦考入北京机械局职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学习。毕业后,高琦进入北京机电院机床室从事机床设计工作。
“五轴联动”从无到有
“当我们院的技术人员和一些参展的世界知名机床企业代表交换名片后,对方就会拒绝向我们提供有关五轴机床的资料”
回忆起自己设计出的第一台机床顺利通过专家鉴定时的情形,高琦非常兴奋。“通过鉴定后,那种感觉可美了,就像体育比赛中拿到冠军一样,呵呵。”
1989年,高琦设计出的第一台机床送去给专家做鉴定,当时他心里可紧张了。“那些可都是业内的顶尖专家,他们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对机床进行各方面的测试,还与同类机床进行对比,一直到晚上十点才出结果。直到专家组最后宣布我设计的那台机床有一些性能指标优于同类机床,适合生产,我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很快,高琦设计的第一台机床开始批量生产了,订单纷至沓来。高琦也因为这次出色的设计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鉴于高琦在机床设计方面的突出表现,当北京机电院决定研制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时,机械设计主责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高琦的肩上。
据了解,基于五轴联动数控技术上的复杂性,特别是其对于航天航空、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行业的重要影响,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一直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左旋肉碱口碑淘宝男装皇冠店排行榜补水保湿哪个牌子好精油粉底哪个牌子的好眼膜什么修护好
1999年,高琦刚参加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研制项目时,对五轴联动机床知之甚少,对叶片的加工更是不了解。他带领同课题组的成员搜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并先后到“北重”、“东汽”、“哈汽”进行调研,然后进行样机的设计、试制工作。2001年初,为了赶上第七届国际机床展览会展出,他带领课题组成员连续一个月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最后终于赶在展览会前把机床装配完成。
当由高琦设计的我国第一台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出现在第七届国际机床展览上时,立刻吸引了全场的目光,产生的轰动效应可想而知。“至那以后,在机床展会上,当我们院的技术人员和一些参展的世界知名机床企业代表交换名片后,对方就会拒绝向我们提供有关五轴机床的资料。某种程度上,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实力。”
据高琦介绍,到目前为止,他带领技术人员已开发出从小到大系列化5个品种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总计生产出25台左右,销售收入约5千多万元。目前国产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加工效率与同类进口机床相差无几,而价格仅为同类进口机床的1/3。有了国产设备的同台竞争,同类进口机床不敢再漫天要价,现在它们的价格比过去下降了20%至30%。
一辈子摆弄机床
“我并不比别人聪明,我也不是名校毕业的硕士、博士,可是我喜欢去碰他们不愿意碰的机器,做他们不屑做的小事”
高琦所在的单位位于北京市繁华的三里屯商业区。和周围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五光十色相比,高琦办公室所在的2层白色小楼显得格外地朴素和含蓄。就是在这里,高琦走过了数十年的机床设计之路。
北京机电院里50岁以上的技术人员不有为数不多的几位了,高琦就是其中之一。“很多当年和我一起进来的同事早就转行了,很多比我晚进来的同事慢慢地也转行了。做机床设计这一行,确实太苦太累,赚的钱也不多,远不如代理国外机床的销售赚钱多。现在的年轻人很现实,很多也不喜欢摆弄机床设备,做个两三年就跳了。”高琦说。
在同事和晚辈们纷纷转身而去的背影后,是什么让高琦在机床设计之路上一直走到现在呢?高琦觉得,人一辈子总该做点让自己觉得有意义,同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事情,这要比只是多赚一些钱更体现人生价值。
“我并不比别人聪明,我也不是名校毕业的硕士、博士,可是我喜欢去碰他们不愿意碰的机器,做他们不屑做的小事,一直坚持到今天,我设计出了我国第一台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填补了国内空白。很多人跳来跳去,到最后可能是一事无成。”
说到这里,高琦挠挠头,笑道:“好像不做机床设计,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做什么,毕竟这么多年了,还是很有感情的。”
尽管在机床设计领域里获得了很多荣誉,可是高琦却非常低调和谦虚。“很多新来的大学生都是我的老师。他们年轻人很精通电脑,我接触电脑晚,经常会有一些电脑方面技术问题要向他们请教。”
在单位是技术一把手的高琦,回到家里还是家务一把手。最近爱人身体不太好,高琦生怕她干活会加重病情,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工作再忙的人回家都应该做些家务。”
做了几十年机床设计的高琦,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您退休以后有什么打算呢,还会继续从事和机床有关的工作吗?”记者问。
高琦笑了笑,“过几年你如果去机床展览会转转,会在展会上碰到很多退休的老同志,这其中也会有我。某种程度上说,机床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 人物档案
高琦,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控机床事业部开发中心教授级高工。我国第一台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的总体设计师。2005年,他承担设计主责的大型汽轮机叶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研制项目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机床设计方面的突出贡献,高琦先后荣获5个部级的科技进步奖。到目前为止,他带领技术人员已开发出从小到大系列化5个品种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总计生产出25台左右,销售收入约5千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