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之星正文

思索者的产业实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25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562


  ——访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兴元

思索者的产业实践
龙兴元 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龙兴元是机床界为数不多的热门人物之一,他总是语出惊人。2003年的一句中国机床业“高端失守,低端混战”的评语,曾招来了不少非议。2008年底,龙兴元的新论断再次振聋发聩:“金融危机只是一条导火索,我们本来就揣着一个炸药包。”如今,人们已经逐渐接受了他的观点,他似乎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思维角度和超前于别人的洞察力。

  他拥有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硕士学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是一个庞大企业集团的一把手,他是中共宝鸡市委委员、中共十七大代表,他曾赴美国加州大学专修经济学,他常常会有一些敏锐灵犀的哲学思考,或许正是复杂的知识体系和身份架构让龙兴元每每会有不同于他人的视角和见解。

  龙兴元在秦川集团这个略显庞大的体系中,在机床这个略显沉寂的产业中,实践着自己的思索和理想,秦川集团这艘航母级的巨轮在龙兴元设定的航程中破浪前行。龙兴元倾心打造出今天的秦川集团,秦川集团也成就了今天的龙兴元。

  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

  龙兴元一直觉得自己对中国机床产业的安全有着不可推卸的使命。2009年6月18日,他当选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4名新任轮值理事长之一,坐在主席台上的他向业内同仁坦陈:“机床行业在搞好基础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打开思路,拓展服务领域,‘思路决定出路’。机床行业要加快发展,加快向IT产业、风电产业及光伏产业这些新兴产业领域的进入,目前这些产业中的大部分装备市场被国外占据,机床行业从中可以找到出路。”

  龙兴元说他对机床产业做过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不论是技术层面、操作层面,还是产业层面,甚至是哲学层面——产业生与死的考量,他的目的并不止于把秦川集团做大做强。

  龙兴元常会跳出秦川集团站在更高的角度对产业做宏观的思考,他很早就提出:“机床工具产业要做国民经济结构升级换代的先行官。”他对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有着极为深刻的思考和缜密的思路,他的这些想法主导着秦川集团有条不紊地转型升级。

  当记者问及秦川在“转型升级年”中如何转型和升级时,龙兴元说:“这很容易概括:转型是由制造型向服务型转变,升级是在品种、结构方面升级。”在龙兴元看来,机床工具产业就要走在前面,要有前瞻性,要独上高楼,“所以可能孤独,走在前面是有风险的,甚至可能面临失败。”说到此处,龙兴元言语间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但转瞬却又被他那坚定的语气遮盖:“但是不升级绝对不行!”

  谈到秦川集团上半年的运营情况,龙兴元顿了一下,“整体来说我不满意,降低了10%左右,不过横向同其他企业相比还算不错。整个集团内有好有坏,量大面广的受影响比较大。也有个别增长点,精密和大型机床在增长,如大规格磨齿机,另外塑料机械和大型复杂刀具也在增长。”按照龙兴元的预期,秦川集团在危机中应该有更好的成绩,“我们提出的‘效益优先,规模跟上’策略是对的,但实际上规模却未能跟上,这一点上必须承认。”

  但令龙兴元欣喜的是,秦川集团半年以来的转型升级已经初见成效,其高端齿轮机床进入了上汽集团,进入了比亚迪,比亚迪与秦川集团最近签订了一笔近20台机床的订单。龙兴元有些得意地介绍着他们独到的经验:“我们怎么做的呢?我们提供整套的服务,还给客户维修改造机床,甚至在传动设计等方面提供咨询。我们不是只卖一台机床,而是卖一套服务、一套工艺。”目前,老机床的升级改造已经占到了秦川集团机床业务收入的较大份额,而且在不断增长。龙兴元提出一个目标,今后服务型业务在整个机床业务里要占到1/3。龙兴元总结说:“转型升级,一方面我们有一整套的做法,另一方面,在收入上已初见成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