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力量”的工人
———记市工会十六大代表哈量集团数控刀具公司工人陶巍琳
二十年坚守在生产一线,让哈量集团的工人陶巍琳得出一个结论:作为现代工人,有知识才有力量。多年来他坚持边生产边学习,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为企业赢得了经济效益,先后荣获哈市27届劳动模范、第32届特等劳动模范,并光荣地当选了市工会十六届代表大会代表。他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及不懈的努力,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是一名有“力量”的现代工人。
2006年末,哈量集团引进了大批Mazak数控机床,组建数控刀柄生产线生产SK、HSK刀柄。由于生产的是出口产品,工艺尺寸、精度要求很高。陶巍琳迎难而上,加班加点反复钻研调试,从学习编程到调试机床,从灵活掌握机床加工性能到产品的批量生产,他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让这条国内生产线承担起了出口产品的机械加工任务。左旋肉碱价格排名好用去眼袋眼霜推荐非常好时尚论坛护手什么牌子的护手霜好外用减肥眼霜哪种好
在生产HSK刀柄过程中,为提高生产效率,从2007年3月起,陶巍琳开始尝试用国产设备取代德国进口先进设备,这个在内行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硬是让他仅在一个多月的调试中成功完成了。这项工作创新,实现了刀具国产化工作,减少了公司生产对进口刀具的依赖,为公司节能创收作出重要的贡献。
对自己掌握的技术和总结的经验,陶巍琳从不吝于传授他人。由于公司在数控加工方面有经验的员工比较少,新入厂的年轻员工比较多,他积极主动承担起带徒弟的任务。每当员工遇到技术难题,他都主动给与帮助。他对每一个徒弟都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能,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给与指导和帮助,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短短两年,他就带出十几个徒弟。为实现与国际高端产品技术的对接,搭建哈量国际化竞争的平台,提高哈量员工与德国员工的技术、文化的交流,陶巍琳又带领两名工人去德国学习,搞国际化“传帮带”,为哈量集团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