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马克(EMAG)始建于1867年,从铸造及机械制造厂起家,逐渐将业务扩展到车床、特种机床。1992年埃马克推出世界上首台由主轴完成上下料的倒置式车削中心。此后,经过不断进行创新,1998年6月又推出世界上首台采用新的HDS工艺、集硬车和磨削工艺为一体的倒置式车磨中心。
今天的埃马克家族已聚集了埃马克、Reinecker、 Karstens、Kopp、Naxos-unio、Laser TEC,业务领域也不断拓宽,成为集复合车/磨削、凸轮、凸轮轴和曲轴加工技术的全球著名的机床制造厂商。
Christoph Hoene先生是埃马克机床(太仓)有限公司总经理,有一个很地道的中国名字,叫何皓然。
埃马克机床(太仓)有限公司总经理Christoph Hoene先生
跟随客户的脚步
据何先生介绍,埃马克通过代理的方式进入中国开始于20多年前。目前在北京,重庆,广州等地有办事处。埃马克的独资工厂在2004年年底开始在江苏太仓投入运转。这两年,公司在中国的机构迅速发展。何先生很坦率地说,“20年前,我们的产品进入中国,但是,市场真正起步是在8-10年前,也就是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快车道的这些年。我们的机会来了。因为我们的主要客户是汽车行业的,他们都在中国经营。所以,我们也就跟着来了。正是因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我们才决定直接在中国投资。”
何先生介绍,倒置立车是埃马克的专利,也被很多生产商所拷贝。1990年代初,当时德国汽车加工行业需要紧凑型的、不用加额外自动化装置、同时又适应不同加工需要的机床,“我们推出了这个概念的机床,吸引了德国市场的用户,因为它很适合德国汽车制造业对机床加工性能的要求,通过一台机床,可以完成不同工序。”
几乎所有的金属部件都无法通过一次加工完成。如齿轮加工,必须经过车、磨,切等不同工艺,我们希望能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甚至一整套的交钥匙工程给客户。
何先生认为,埃马克的机床品质很高,价格也高,所以,一定要生产量大的公司,才会用它。
比较中国与德国汽车工业,何先生说,中国市场增长很快,但是总体来说,真正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公司很少,大多数企业产量还是比较小的,而美国,德国等,增长速度不快,但是已经在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市场发展也比较平稳。“中国很多汽车制造商是很小的,这些小的汽车生产商需要的零部件也比较少,但是,随着他们的发展,我们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另外,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与德国和美国相比,对自动化、机械化生产的要求不是很高。我们的设备因此必须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
但是,两者也有共性。汽车工业质量要求高,世界性的,各国都是如此。中国汽车工业必须向世界标准靠拢,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淘宝网女装晒后去黑头最有效的产品评价厂房出租bb霜舒缓疲劳哪个牌子的好卸妆男士护肤品推荐
提高自身竞争力
针对机床行业出现的兼并,收购,联合的现象,何先生说,这种情况很普遍,中国也有很多小的企业走向联合。埃马克这些年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集团中的成员也越来越多。
中国市场对干式或者硬切削呈现出的兴趣,何先生说:“这也是欧洲业界关心的话题。” 埃马克在这方面也正好有用武之地,可以利用自己不同的技术,适应加工要求,提供理想的方案。“我们可以提供硬切削,或者硬切削与磨削复合的设备。但是,干式切削和硬切削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切削。不过,这至少给用户提供了多一种的选择。”
何先生介绍:“我们的客户希望从我们这里找到整体解决方案,欧洲与中国在这方面应该是相似的。欧洲面临着非常大的成本压力,利润一再压缩。他们不再承受得起由许多工程师来选择适合不同工序的设备的压力。在汽车工业这已经是一个普遍趋势。从采购原材料自己生产部件,变为从外部购买元件、制动系统、电子系统等等,即便是车载音响,他们也愿意买整套的,没有人再愿意去采购晶体管。在机床行业,这也是一个趋势。如果要买20台不同设备完成生产要求,没有人愿意从这儿买一台,再到那儿买一台。”
埃马克有很好的产品,而市场上也不乏好产品,竞争优势就非常重要。埃马克的风格是用自己的团队来做市场,何先生说,“我们没有用代理商,因为我们的产品总是定制的,为每一个客户设计独特的方案。不仅是德国的销售人员,中国的销售人员都掌握了专门的知识,他们非常懂行,可以提供解决方法。”
通用机床的价格
埃马克的成功之道也在于总是能以通用机床的价格来销售专用机。“我们的产品具有高性能的特点,不是廉价的。因为我们的设备适合大批量生产,定制对于客户来说是适当的。这往往意味着价格较高”,何先生是这样看的。
除了汽车领域,埃马克其实在油田钻探领域也是非常活跃的。在欧洲,俄罗斯,卖出了大量设备。何先生认为,世界油价已经涨得很高了,经营油田的人们赚得钵满罐满, 还想寻找更多的油田。所以,“这个市场是一个新的市场,有很大前景”,“而且,虽然没有人愿意投资很多钱在设备上,但是,他们不得不如此购买我们的设备,钻头很长很粗,一般设备怎么能满足得了生产的要求呢。”
对于在中国经营有没有面临较大的障碍,何先生说,其实全世界的市场都有共性和特性。中国在2003年的时候,资本市场投资很热,2005年,放慢脚步,2006年,趋向平稳。这样的周期循环,使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挑战。
何先生对埃马克过去几年在中国的增长速度感到满意,“好像机器很容易卖”。对在中国能找到专业知识扎实,语言能力又强的员工感到十分满意。这两年,埃马克的员工增长了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