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之星正文

努力让中国的刀具走向世界每一个角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18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1242


  富莱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系生产合金切削刀具的专业厂家,其产品主要有:硬质合金麻花钻,阶梯钻头,中心钻,丝锥,立铣刀,铰刀,倒角刀,锪钻以及各种根据用户要求定做的非标准刀具。在今年CCMT展会期间富莱克展示的用于加工铝合金的高效钻头的槽型的设计及端面的特殊处理,使整体的钻孔效能提升40%,并且钻头不易断裂,瞬间可以摔出铝屑。这令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未来,为此,本刊特赴富莱克苏州工厂,采访了公司总经理周瑞华,请他详细谈谈这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同时也请他分析我国刀具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迈过而立之年的周瑞华在刀具行业的老总里面可能名不见经传,但年纪轻轻的他却经历了从最初的工艺设计、编程、销售、代理、办厂等多个环节。虽然现在富莱克的运作早已进入正轨,每年销售也稳步增长,但在苏州工厂接待突然到访的外宾时,他的满脸笑容依然掩盖不了倦意浓浓。我想这或许是无论企业取得多大的成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老总还是得站上轴心望向四周,考虑甚多,高瞻远瞩。

努力让中国的刀具走向世界每一个角落

  记者:富莱克作为专业刀具制造商,产品覆盖非标刀具、标准刀具以及专业刀具修磨等领域,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公司的规模、各类产品的应用领域、非标刀具及标准刀具的生产比例。

  周瑞华:富莱克苏州工厂现有三台ANCA五轴连动加工中心,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类的十多台国产的辅助设备。员工35名,其中,技术人员5名。富莱克的产品非标刀具与标准刀具的生产比例为6:4。产品广泛应用于 :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压缩机、电子通讯、半导体等行业,应该算是覆盖了大部分的工业生产领域。今年我们已经把注册资本追加到5600万,为创建富莱克工业园作准备。

  记者:请您简单谈谈企业创立之初的想法,经过六年的运作,企业现在的情况如何?在哪些业务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周瑞华: 大约在2002年,当时的国内刀具市场上到处都充斥着“洋刀具”,那时候,我就有很强烈的意识,觉得早晚这个市场会国产化。在详细了解了国外刀具的技术与标准,并且积累一定的资金后,富莱克应运而生。刚起步那会儿,的确是面临了不小压力,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资金压力大。虽然起步时工厂的规模小,但刀具行业毕竟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原材料要现款现货,每台设备要200多万,还有零零总总的杂费等;

  其二,市场拓展阻力重重。国内外企业对中国生产的刀具比较排斥与品质信任度不够等,造成“中国制造”在某个阶段进退维谷;

  其三,国内硬质合金刀具现有的技术人员缺乏,特别是合金刀具生产设计人员普遍经验不足。

  经过六年多的积累和磨合,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合金刀具先进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这些状况也在慢慢改善。富莱克有了自己的团队,也培养起了一批刀具工程师和生产工人,资金的积累也日渐宽裕。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客户对于我们产品的接受程度也大大提高,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国内与国外刀具的寿命周期基本持平,有一些国内的非标刀具寿命还超过了国外,同时,国内刀具企业的本土化优势及反应速度不断提升。最初,一些客户会考虑采购国外的非标刀具,但国外的供应商对中国企业的实际加工状况缺乏深入了解,我们在这方面就有绝对的优势,能根据客户的加工参数及被加工材料,结合我们详细的一手信息快速做出判断和反应。可以说,我们在非标旋转刀具这块综合性价比已经超越了他们。因此,国外做硬质合金刀具的企业现在已经有了危机感,有实力的已经慢慢在转为向“舍弃式”发展。我相信五年后,硬质合金旋转刀具市场基本可以实现国产化。

  记者:我们知道,中、小型企业要想在刀具制造领域立足,必须在标准刀具方面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或者努力开拓非标刀具市场。那么,富莱克最初是以哪种形式进入刀具制造领域(非标还是标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形式是否也是悄然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是?

  周瑞华:其实作为我们生产厂家而言,非标和标准的界定无非是标准有备库而非标没有。富莱克最初进入的市场是以客户定单为准生产,包括标准和非标刀具。起步时,我们的标准刀具,当时规模优势还不是很够,没有备足一定量的库存。而当时订购国外的非标刀具价格高且交货周期长,这正是我们可以弥补的缺陷,所以当时我们选择定位在非标领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