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之星正文

西夏墅工具研究所:三代人的刀具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14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1023


西夏墅工具研究所:三代人的刀具故事
西夏墅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国兴

    提到西夏墅的刀具企业就不能不提到西夏墅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具所”),它在西夏墅刀具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的工具所是集科研、生产、贸易于一体的民营企业,是国内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也是本地区刀具行业的龙头企业。

    工具所至今经历了3位当家人,这3位当家人率领下的工具所也经历了不一样的成长过程,现任总经理谢国兴向记者讲述了工具所三代人的不同故事。

    在前进中迷失方向

    工具所的前身是西夏墅工具厂,这是西夏墅最早的一家刀具企业,在此之前,这家企业已经有了多年的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的生产经验。上世纪80年代初,西夏墅工具厂抓住了全国推广可转位刀具的时机,全力以赴的生产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国内的可转位刀具应用晚,那时可转位刀具的推广会、演示会很多。”谢国兴回忆到,“很多人都不知道可转位刀具,在演示会看到这种刀具的现场加工才感觉到这种刀具的高效率。这些推广会成为我们销售可转位刀具的重要平台,对我们的产品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更重要的是国内生产可转位刀具的厂家很少,进口产品也很难进入国内市场,西夏墅工具厂一度很是红火。当时企业因为在产品的设计研发方面存在难度,急需人才,就与一些高校合作举办了三期大专班培养一批技术人才,与成都工具研究所、上海的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研究所和金切协会等合作开发新产品,这为后来工具所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如果西夏墅工具厂始终将力量集中在可转位刀具的研发制造中,也许今天的工具所还会更好,偏偏此时的西夏墅工具厂在企业的发展方向上出现了偏差。“当时我们的老厂长金胜利的经营思路有些太超前了,有些不太切合企业当时的实际情况。”谢国兴语气中透着一点沉痛。“厂里在新产品的开发上有些着急了。正常来说,新产品的研发应该是在某一产品开发成熟得到良好的推广再进行,而在他的领导下,新的产品还未成熟,就上马另外的产品研发项目。不仅如此,厂里出资出版《车工工艺学》一书,并邀请一些学校老师参与录像片的拍摄。这些措施占据了企业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整天忙于开发,企业效益受到了影响,企业因此走了一段弯路。而这段弯路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最困难的时候企业资不抵债,接近破产边缘。”

西夏墅工具研究所:三代人的刀具故事

    拨云见雾,重见日月

    进入到90年代,第二任领头人戚元平开始掌管西夏墅工具厂,也是在他的带领下,1994年,西夏墅工具厂改名为“西夏墅工具研究所”。据戚元平讲述,起名叫工具研究所也是经历过波折的。当时的西夏墅已经有了几家工具厂,如果按照原来做法,叫做西夏墅某某工具厂就没有了自己特色,而考虑到工具所本身的研发能力比较强,戚元平最终将厂名改成西夏墅工具研究所。实际上工具所也的确具备“研究”的能力,在西夏墅目前的刀具企业中,工具所是不多的能够独自开发产品的企业之一。

    此时的工具所开始稳步发展,在戚元平领导下,企业重新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工具所用3~4年的时间摆脱了曾有的困境,并重新打下了一片新天地。“经过重新选型、定型,开发了几个新产品,其中某一年内就通过了3个产品的鉴定,获得了科技成果奖以及部、省、市、县四级的科技进步奖。”谢国兴很是高兴地说,“通过这些成熟产品在市场上的进一步推广,企业的效益开始变得越来越好,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技术储备、设备更新以及人员的培养方面有了良好的发展。”

    不过此时的国内刀具市场风起云涌,一大批的刀具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一些国外刀具企业也开始进军国内市场,这也给新生的工具所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是与其他工具企业相比,在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具有十几年经验的工具所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技术的积累以及对用户生产难题的解决能力上。“小小刀具的高效率往往可以为客户解决很多问题,当时会有很多用户请我们去帮他们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些非标的定制刀具。”谢国兴说。

    涅盘重生的民营之路

    等到谢国兴接过总经理职位的时候,工具所早已从原先的集体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的民营企业,尽管2001年的改制给企业带来了阵痛,政府资产的剥离使得企业在资金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并没有阻碍到工具所的发展,反而使得企业得到了更加良性化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工具所开始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此时的刀具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量的台湾和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占据高端刀具市场,而来自台湾、韩国和日本的刀具在价格上保持一定优势,冲击中低端市场。国内刀具企业也层出不穷,像西夏墅的300余家企业大多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工具所带来了一定地冲击。

    但现在的工具所建有计量室和理化分析室,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研制和测试能力,拥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五轴五联动数控工具磨床、座标镗床、离子镀膜机、刀具预调仪、三座标测量机等各类设备和测量仪器350多台套。而主要产品包括车削刀具、铣削刀具、孔加工刀具、滚压工具、可转位刀片、数控刀柄、硬质合金零件、刀片磨床、风动工具、精密机械配套零件等十大类,280个品种,3000多种规格。这些使得工具所在竞争中站在了不败的位置上。

    “我们开始逐步生产制造其他一些刀具,如轮槽铣刀,产品的应用范围也开始扩大,生产一些难度高、要求高的定制刀具,这些刀具的设计制造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这对工具所来说不存在问题。”谢国兴说到。“会有一些企业与我们合作,对一些昂贵的进口刀具进行国产化改进,同时也面向行业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包括刀具、刀柄等在内的全面产品。”

    除了刀具,工具所还在生产机床功能部件,凭借出色的质量为一些日资机床企业进行配套,用谢国兴的话来说,工具所未来将会以刀具和机床功能部件产品作为两大支柱,支撑工具所不断向前发展。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