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巴南区道角的重庆工具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工具公司”)是中国西部齿轮刀具工业的排头兵,为国内齿轮刀具工业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
1966年,上海工具厂的齿轮刀具板块整体迁至重庆后,组建为重庆工具厂,2007年初改制为重庆工具厂有限责任公司。
工具公司在十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亏损低谷、扭亏平过、盈利发展的水火两重天的变化,收获了创新突破与改革发展的经验。
在齿轮刀具行业竞争空前激烈的形势下,一个2002年还处在亏损大、债务多、实际已资不抵债的齿轮刀具企业,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一跃发展成为中国西部齿轮刀具行业的排头兵,为中国神五、神六航天器零部件加工提供高精度的小模数齿轮刀具获得耀眼光环和风采。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
穷则思变 不断进取
穷困,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这就是重工人不断奋进的动力。时至今日,员工们都还记得十年前企业的穷困、寒酸和面临倒闭的尴尬,年销售收入仅2000多万元,难以支撑起企业的正常经营,拖欠三个月工资更是让员工怨声载道。更何况当时行业竞争加剧,跨国集团早已对中国的工具行业虎视眈眈,肆无忌惮地长驱直入。具有较高资本回报率的工具工业也吸引了大批的乡镇和私营企业的参与,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原本处在困境中的企业雪上加霜,企业年亏损达四五百万元。2002年2月,临危受命的领导班子面对内外交困的窘迫,凭着寻求发展机遇的坚毅决心、胆识和才智,在困境中凛然而立。班子成员同心同德,紧紧依靠广大员工,围绕“务实高效求生存,轻装上阵求发展”的当期发展目标寻求突破。
在饱经艰辛之后,工具公司闯出了一个“以机制创新为先导,以人文关怀为根本,以塑造企业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培育企业和谐文化为重心”的发展模式,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先是赢得了机电集团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技改的设备和资金;后又拥有哈尔滨东安动力、一汽集团、浙江双环齿轮、东风汽车、重庆青山工业、浙江中马机械、上海汽车集团、奇瑞汽车、格特拉克、太重、大同齿轮、杭州前进齿轮箱、重庆齿轮箱等大批固定客户群在内的2000多家用户。“重工牌”齿轮刀具于2007年被评为“重庆市名牌产品”,“重工牌”商标2009年再次被评为“重庆市着名商标”。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重工人没有在困难中退却,也没有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而是加足马力,坚定“提升绩效,迈向卓越”的信念和勇气,遵循规律,勇往直前。
为了寻求对外贸易项目,领导班子带领营销队伍,勇闯市场。在别人冷面相待的歧视中,重工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出路,获得了国家机床工具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证,产品出口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奥地利等欧美及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2007年,齿轮刀具出口额7.8万美元,出口量3083件;2008年齿轮刀具出口额12.3万美元,出口量6153件;2009年齿轮刀具出口额15.2万美元,出口量7223件。
2005年,通过艰苦卓绝的拼搏奋斗,工具公司终于摆脱困境扭亏增盈,拖欠员工三个月的工资得到兑现补发。面对企业扭亏为盈的硕果,企业的员工笑了,他们明白,他们的带头人为了企业发展洒下的汗水是清澈明亮的,制定的发展策略是正确的。企业的发展进步坚定了重工人走向开放、和谐的信念,炼就了重工人“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
在激烈的竞争中,工具公司以技术、装备为保障,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改力度,为了积极开发高精、高效特种刀具及高速滚刀项目,先后从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SAACKE CNC五轴五联动滚刀刃磨床、SAACKE HGⅢ六轴数控滚刀后角铲磨床、意大利DU CNC梳齿机、SU CNC剃齿刀磨床(用此设备于1996年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径向剃齿刀)、德国克林贝格P25、P65测量中心等先进设备,使企业的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以及测试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公司引进德国热处理工艺技术,使刀具切削速度和寿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寻机借势 驭势有方
市场风云变幻,呼唤驭势有术的高手。工具公司借势,正是为了造势,蓄势,从设备的更新、扩充到工艺流程的研发、创新,从人才的培育,素质的增强,到产品质量提升,都得益于此,从而显示了驭势有方、不断发展的魅力。秉承“诚信经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理念,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设备、技术和质量的优先,带来丰硕成果:2004年通过IS9001:2000版换版认证,2009年通过IS09001:2008版换版认证,产品品质得到空前提升,产品受到市场认可和用户欢迎。即使在销售淡季,生产也是满负荷,但仍然满足不了纷涌而至的订单需要。
聪慧的重工人,乘着机电股份在香港上市的东风,迈出了企业经营的又一新步伐。工具公司利用3000万元上市融资资金和企业500万元自筹资金,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投入国内外数控高端新设备20多台,为公司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9年公司营业收入6706万元,工业总产值6234万元,利润总额439万元。公司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双轮驱动 争创一流
与其说重工人最大的成功在于“借财跨越”、“借脑造势”,不如说他们的最大秘诀是“借脑造才”、“育人成才”,是人才与科技力量的最佳组合。
工具公司领导班子反复地引导员工把科学发展的观念变成自觉行动,努力使生产流程、设备运转、质量检验都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程式化。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努力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实现更多的、有效的品牌价值工程上来,使新产品产值不断得到提升,目前,已达到70%以上,居行业领先地位。工具公司还积极承担作为中国机床工具协会工具分会理事单位的职责,参与了20余项国家标准、39项行业标准的审核,2005-2007年,先后主持制订了《盘形轴向剃齿刀》、《盘形径向剃齿刀》、《渐开线花键滚刀》等三个国家标准(等效于国际标准),以及10余项行业标准审核。
工具公司的管理,融合着现代与传统。治厂,坚持以规正己,以规正人。重工人领悟到,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一切遵章循规的人是盏闪烁的绿灯。通过严格执行目标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产品销售策略与手段、行政管理、物资采购比质比价制度等等,使公司整个产、供、销过程都在严格管控之中。工具公司是国家二级计量单位,是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计量保证体系评定合格企业,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保证能力。
工具公司狠抓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人才工程”,建设学习型企业,培养和造就各类复合型人才。先后派送了8名科技、管理人员到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培训,选送6人至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深造。公司形成了一支以高级技术工人、科研人员、销售人员为主体的、“拉得出、打得响、用得上”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工具公司正围绕机电集团“321”战略,为实现“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