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之星正文

行者无疆 星火机床大跃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12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1139


  行者无疆 星火机床大跃进
李维谦

  衡量好公司的标准是什么?以色列经济理论认为,一家好公司应能达到:当年的利润等于四年前的销售收入。是不是很苛刻?如果告诉你,一家来自西北山沟的中国企业做到了,你相信吗?

  十年时间,从命悬一线到异军突起,这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了57倍,行业排名由46位跃升至第8位,并发展成了一家跨国公司。如果告诉你,这些不仅是靠干出来的,更是靠“想”出来的,你相信吗?

  李维谦不是空想家,星火机床不是乌托邦。然而两年多前,在提出“造世界一流机床”的企业目标时,他却执意要把这个计划命名为“大跃进”,并把“超英赶美”的时间由8年缩短成了3年,用他的话来说,“八年太久,只争朝夕”。1957年出生的李当然清楚,“大跃进”在我们的语境中意味着什么。不过在他看来,“大跃进”的思想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当时还不具备实现的土壤;而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有条件试一试”。

  忽忽三年将至,尽管从整体上看,星火离“世界一流”仍有差距;但在某些单项上,它真的做到了世界第一。然则当初,如果仍按原定的8年时间来实施计划,星火是不是会更从容呢?“那我们肯定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李断言。“这就像一个想减肥3公斤的人,可能很轻松就达到了目标;而另一个想减10公斤的人,拼命努力也只减掉8公斤。看起来好像后一个人失败了,但仔细想想,究竟谁收获更大呢?”

  所以,李维谦不怕别人说他“忽悠”。在星火,这被总结成了一条重要的指导思想,叫做“目标为王”。李常引用联想董事长柳传志的话阐释之:“一个人(企业)能否成功,不在于你能做什么,而在于你想做什么。”它与其他若干理念一道,构成了星火的企业文化。

  可不要小看这些所谓的“虚的东西”!在李维谦看来,星火在自身发展实践中磨砺产生的一套企业文化,正是这家“不得天时,不占地利”的劣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战胜对手的根本所在。而未来星火能否真正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最终“也取决于我们的文化在层次上与世界顶尖公司相差多少?”

  “星火文化”二三事

  在走进星火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来讲几件与“星火文化”有关的事。作为引子,它们或许能引起你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至少从星火身上,我们能非常清晰地看到,企业文化并非虚无缥缈,可有可无的东西——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落地,就是现实的生产力。

  不讲“因为……所以……”,只讲“即使……也要……”

  在“星火文化”的语言体系中,不准讲“因为……所以……”,只能讲“即使……也要……”。比如,你不能说“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今年的任务完成不了了”,而应该说“即使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也要完成任务”,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消极的心态,早早就为失败埋下了伏笔,后者是积极的思维,才有可能为胜利争取希望。这在星火还有很多直观的说法,像“不说熊话”、“没办法就是没本事”、“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发现不了问题是失职,解决不了问题是无能”等等。2002年底,星火提出了第二年产值、销售双过亿的目标,一些“仗义执言者”以“务实”的面目断言“绝无可能”,因为工厂的设计产能才5000万元,怎么可能做出1个亿来。李维谦对“不可能”深恶痛绝——这个词一出口,就堵住了所有通往成功的道路。“他们把生产系统看成是封闭的,于是不再找方法,结果只能是‘不可能’;事实上如果换一个思路,把生产系统看成是开放的,情况就会不同。”通过整合社会协作资源,星火有效地解决了产能不足的问题,2003年大大超额完成了产值过亿的任务。

  人类第一台先进机床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作为一家三线企业,星火常常是在很多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发展企业。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抱有“落后地区难以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思想,这给星火开发高(高技术、高附加值)、大(难度大)、精(精密)产品战略的实施带来了严重障碍。“我们的生产设备这么落后,怎么可能造出先进的机床来?”反对者振振有词——这又是一个“不可能”。针对这样的认识,李维谦提出了“进化”的制造思想:如果说先进机床只能用先进装备来制造,那么,人类第一台先进机床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显然也是用落后设备造出来的!因此,地处西北的星火用落后的设备,通过专有知识技能和特殊工艺,一样可以造出先进的机床来。事实证明,星火做到了。由于在业内率先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使它在后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世界上没有谁来都搞不好的企业

  “星火文化”不单改变了星火。从2002年起,星火先后向天水长城果汁厂、天水锻压机床厂、天水红山试验机厂和兰州机床厂输出人才,这四个厂的一把手均来自星火,且后三厂仅去了一个人。在此之前,上述四厂的经营业绩长期在低位徘徊;而更换一把手后,很快竟都奇迹般地达到了过去难以想象的水平。比如,星火机床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宇震于2007年1月出任兰州机床厂总经理,此前十年,兰机的销售收入最高也没有超过5000万元,而在张履新后的第二年,即2008年,这个数字历史性地突破了1.4亿元;类似地,星火机床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宝山于2006年10月出任红山试验机厂董事长,此前十年,该厂销售收入的最好水平不足3000万元,但到2008年竟达到了7500万元。还是原来那些人,还是原来那些厂房和设备,只不过多了一个人——一个“点火”的人,企业就产生了如此巨大的进步。李维谦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威力。

  “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在哪里?”有一次,李维谦向他的技术人员发问,“是体力吗?是智力吗?还是运气?我看都不是。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理念上的差别。企业也一样。”然后他套用“毛主席语录”勉励他们说:“我们企业就像一颗原子弹,一旦爆炸,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我们能够做到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