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董事长 龙兴元
眼前的场景,龙兴元已经在心里构想了很多次,但那天晚上,他还是高兴地喝多了:为了这一天他和秦川已努力了近十年。
9月14日,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股东陕西省国资委、陕西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融资产、长城资产、东方资产和新远景成长(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与天津昆仑天创股权投资企业、华融渝富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部分股东相关企业昆仑天创增资18850万股(占17.37%),华融渝富增资8450万股(占7.79%),长城资产和邦信资产各增资3000万股(占2.76%)。自此,秦川机床工具集团的注册资本从7.52亿元增加为10.85亿元,国有股权也从86%降低到目前的58%,成功引资4.6亿人民币。
“作为行业中唯一在集团层面成功进行股权改制的企业,我们在保持国企本质的同时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有效改善股权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这对企业发展意义深远。”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尘埃落定之时,龙兴元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无论对秦川还是对龙自身而言,这都称得上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
正如一位分析人士所言,“由此,秦川已成功解决了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个是股权改制,另一个是资本积聚。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秦川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做了充分的起跳准备,这无疑是最突出的亮点。”
与此同时,各大证券公司纷纷将此解读为“为集团整体上市扫清障碍”的破冰之举,对此龙兴元含笑不语,他如释重负般的表情好像在说:不管怎样,一切正变得越来越明朗……
回归本质
虽然整体上市并未明确出现在龙兴元近期的时间表上,但毫无疑问的是,集团层面的股权转让已经给人们打开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规模超过上市公司4倍的秦川集团,凭借旗下的宝鸡机床、汉江机床、汉江工具、精密铸造和风电增速箱等多项资产为全局加分不少。
据了解,秦川集团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7.58亿元,净利润为2.09亿元(此数据来源未经核实),而同期的秦川发展(000837)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和9255.3万元,显而易见,集团板块的动作颇值得期待。
然而,就像面对一枚落地的硬币,有人敏感地捕捉到了投资的机遇,有人看到的却是被扣在底下的另一面。
对这些运营数据了如指掌的龙兴元最大的一个心病,就是销售收入的增长明显快于净利润,即使在形势喜人的今年上半年,秦川发展的净资产收益率不过5.89%,比2009年全年低了几个百分点。于是,龙兴元主动在董事会上提出确立“净资产收益率”的核心指标,如果完不成,自己在内的所有管理者都应该被弹劾,“作为企业,第一位的就是盈利,这是最核心的。”
就像自己在头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要强的龙兴元主动给自己施压,“诚然,老国企都有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光抱怨,关键是想办法解决。”
龙坦言,在集团体制得到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从婆婆回归到出资人位置之后,自己的目光将持续锁定在“效益”提升之上,“‘毒舌’克鲁格曼曾指出‘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实际上都是纸小龙、纸老虎,因为东亚经济模式增长都是靠投资拉动,不是靠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升。其实,做企业也是同样道理,有了效率提升才能真正带来效益,然后再去谈什么规模。”
单纯追求做大,一直是龙兴元反对的。上任近十年来,龙兴元从未将规模与硬件挂在嘴边,在他看来,漂亮整齐的厂房、造价高昂的设备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从一般要素的投入、表面化的误区中摆脱出来,给予‘看不见的软实力’以应有的地位。”
“没错,我要说的就是真水无香。”龙很清楚地记得那天,坐在上海大剧院里的他茅塞顿开。
那晚,偌大的舞台上干干净净,没有常见的伴舞和乐队、没有五光十色的LED屏幕,只有一张小桌子上摆着一杯清水。号称“台湾最美男声”的费玉清就静静地站在那里,当丝绒般的歌声从他的嘴中流淌出来,全场震撼。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陶醉在歌声中,龙兴元也发现了做人和企业的“真谛”:化繁为简、去芜存菁,回归本质。
如果说,声音的质感和乐感是歌者摈弃“浮光掠影的表象”的本质,那么,对企业而言什么才是立足的根本呢?龙兴元给出的答案是——“人”,及其相关的创造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