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之星正文

瓦尔特:十五年·助力中国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20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963


  1996年,当“77岁”的瓦尔特来到中国时,它的名字并不为很多人所知道。尽管此时,它已是欧洲非常着名的刀具生产商。那时候,瓦尔特(无锡)有限公司(下称瓦尔特)的销售跑客户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你们公司是南斯拉夫的吗”?这是因为,很多人对瓦尔特的印象,只源于那部叫做《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

  而15年后,在中国,瓦尔特已成为业界“明星”。员工从10人增加到200人,销售额从一千万到数亿……是什么,让瓦尔特创造了发展奇迹?未来,它又将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怎样的价值?

  理念演进  只为满足客户所需

  瓦尔特在中国迅猛发展的15年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风生水起。上世纪末,中国的机械加工还处于相对传统的状态,制造业所需的多是传统的标准高速钢刀具和少量硬质合金刀具,相当于发达国家三十年前的水平。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制造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对先进装备和高效刀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中国汽车、航空、军工、模具、电子、能源等精密制造的快速发展,对金属加工刀具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迅速增加。针对各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瓦尔特高品质刀具始终占据着领导位置,这不仅体现在逐步扩大的市场占有率,更体现在对产业升级所发挥的推动作用。

  瓦尔特:十五年·助力中国造
瓦尔特厂房的变迁讲述着瓦尔特在中国投资的逐步扩大
  (右图为功能齐备的新生产基地)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可谓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缩影。从仅有几家世界知名品牌,到现在多个国有自主品牌,从单一车型到现在小批量、多车型,从采用传统动力到新能源汽车,汽车制造业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工艺、形状、新材料等方面的发展对先进刀具拥有极高的吸纳能力。经瓦尔特刀具加工过的工件几乎应用于世界所有的知名汽车品牌,而跟随欧洲知名汽车品牌在中国的扎根和发展,瓦尔特在欧洲汽车制造业积累的丰富经验快速地被移植到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从德国大众到中国吉利,瓦尔特刀具拥有了广泛的客户群和极高的品牌美誉度。

  汽车制造业的关注点从单一刀具技术的创新,已发展为需要高效解决方案,瓦尔特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经过近几年的本地研发和实践,针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各种加工情况,和中国的客户一起开发了成熟的、更适宜本地应用的刀具整体解决方案。

  从2010年1月1日起,美国万耐特公司(Valenite)被完全整合入Walter集团,这使瓦尔特对成为中国汽车业最紧密的合作伙伴更有信心。万耐特刀具在国际汽车行业中因其专业性享有盛誉,成立于1943年的万耐特有着“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加工之父”之称。其下属的非标刀具部门是专用刀具设计与加工的先驱者,具有66年的汽车加工刀具的经验,拥有包含直线镗刀、气缸孔自动补偿镗刀在内的上百项的专利技术。特别是在可滑动和自动补偿的专用刀具上具有成熟而又可靠的技术,这一技术在全球的汽车厂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大大推动了整个汽车加工工业的发展水平。整合后,作为瓦尔特又一核心产品系列将继续提供高技术含量的MODCO品牌非标刀具 (复合运动刀具)。

  “我们将自己看做客户的合作伙伴,和他们一起创造最合适的加工策略,我们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在专业领域我们具有专业知识,而且我们全套的服务将为客户带来更多附加值。中国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对瓦尔特的发展最具战略意义,我们在这里曾经不断超越自己,未来也将如此。”瓦尔特集团CEO Andreas Evertz先生表示。

  此外,瓦尔特还将关注重点投射在中国的能源、航空航天和高速铁路等行业。这些在过往15年中已取得长足发展并继续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得到强调的产业,均是瓦尔特的优势领域。“瓦尔特在欧洲能源市场是第一个刀具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在叶轮、汽油机等关键部件的加工上一直处于领导地位。我们会让客户体验到更先进的技术。这也是对中国的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一种推动。”瓦尔特大中华区总经理 Per Toernell先生表示,“我们喜欢迎接挑战,我们愿意参与到客户未来的挑战中,直到找到最佳加工方案为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