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公司奋发有为、超越自我,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实现转型升级新跨越的关键期。在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采取自主研发、产学研用结合、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等方式,制定了“以2010年为基数,到‘十二五’末公司的经济总量将翻一番,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再造一个哈量”的目标,引发媒体关注。
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魏华亮
魏华亮:“十二五”再造一个哈量
“以2010年为基数,到‘十二五’末公司的经济总量将翻一番,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再造一个哈量。”
放出此豪言壮语的,是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魏华亮。
在工量具行业有着“黄埔军校”美誉的哈量,历经50多年的创新发展,借由跨国并购,已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2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实现利润总额3750万元,同比增长45%。
“通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国际化经营,公司上半年实现了较快增长。”魏华亮为记者剖析了哈量的成长历程,并详解了公司的战略规划。
并购凯狮迎来立体化改造
“走出去的主要目的是引进来。”魏华亮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哈量尽管历经了三个阶段的技术引进,但其最终目的都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哈量是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中惟一制造工量具产品的企业。由于是苏联援建,建厂初期该公司引进了苏联的技术,建设了量具和刃具的生产线,“然后我们自己进行了完善,有了更多的品种和规格。这是第一阶段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上世纪80年代,哈量又引进德国技术,与德国克林贝尔等公司进行了多种层面的合作。
进入新世纪,哈量加速了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特别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后,按照国家《发展数控机床产业化专项规划》和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工业有关精神及黑龙江省市领导关于“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哈量先后制定了高端精密量仪、数控刀具的发展规划,以进一步提升产品整体技术水平,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机床工具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机床企业先后走出国门,兼并重组了国外技术水平高、组织构成好的源头企业。”魏华亮介绍说,哈量更是牢牢把握住了机遇,于2005年5月全资并购了德国凯狮。
凯狮专门从事高端数控工具系统及道具预调仪的生产,具有世界一流的产品技术水平,拥有专利技术40余项,其适合于高速切削的HSK工具系统在德国堪称王牌产品。
“并购凯狮,直接提升了哈量热胀刀具系统和刀具预调仪系列两大类产品的实力,使其缩短了与国外15年的差距,实现了与国际高端产品技术的对接,”魏华亮告诉记者,通过并购,哈量获得了品牌、技术、销售渠道和智力资源。“可以称之企业的一次‘立体式技术改造’。”
提及重组之事,他不免感慨说,过去的技术改造是买设备盖厂房,缺技术缺市场,简单的引进技术很难达到国外相关产品的技术水平,因为很多工艺无法消化,所以经常是买了图纸但照样干不出相关的产品。
“并购企业时,保存其原有的工程师、制造工人等很重要。因为很多技术的引进消化是在和工人、工程师的对接中完成的。”但魏华亮也提醒说,重组国外企业也面临着因文化、法律等不同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高端的制造技术,不是靠买图纸、买设备,也不是靠买专利得来的!通过并购重组后管理的融合,工程师与工人的融合,进而提升制造工艺技术能力,可以说,哈量树立了一个通过并购快速提升高端制造技术的典型。”我国齿轮行业专家王声堂点评说。
他告诉记者:“往往这些最核心的东西不写在文件上,也不写在书本上,有些甚至是种感觉,是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
主攻高端五年实现翻番
2009年,哈量进入了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这被视为哈量的一个新起点。
在后者的发展定位中,“先进制造业”位居其五大业务板块之首。而在其“十二五”发展战略中,“优先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也被列在了首位。据悉,通用集团规划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1528亿元,利润总额达到60亿元,其中,装备制造板块将实现300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整个集团板块的20%。
“这一要靠现有企业的发展,二要靠并购重组一些资质较好的企业。”魏华亮告诉记者说。而作为机床工具行业的重点企业和齿轮行业重点齿轮检测装备制造企业,哈量肩上的任务自是不轻。
“十二五”期间,该集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稳中求好,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
据介绍,其总体发展思路是,采取自主研发、产学研结合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加强技术创新,持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主攻高端、兼顾中端、外包低端,同时,加强市场营销,努力将哈量建设成为中国一流、国际领先的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研发制造中心。
“期间,我们将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精密量仪、数控刀具、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等产品;巩固和完善量大面广的常规量具、刃具、量仪等产品的市场地位,继续保持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将企业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魏华亮介绍说。
他还透露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即继续引领国内行业的发展,使高端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到2015年使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由现在的52%提升到70%以上,并再造一个新哈量。
而在产品开发方面,哈量也有着清晰的规划。该公司确定了数控机床、高性能刀具、精密测量仪器等三大重点项目以及高性能传感器产品等新品开发规划。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以及制造业的转型,数控机床要取代传统机床,刀具也要随之转型。”魏华亮进一步介绍说,哈量将建设高性能的整体硬质合金和超硬刀具系列产品生产线,并在未来3~5年内形成60万件的年产能;同时,为满足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用户的需求,该公司还将投资5800万元,对丝锥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生产高性能丝锥。
作为当今最先进的齿轮检测技术,哈量3920大型齿轮测量中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在此基础上,哈量下一步将全面提升其精度及可靠性,使其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德国VDI/VDE规定的一类齿轮测量仪器的要求。
“同时,我们还将继续改进和提升现有高档全自动刀具预调仪的技术水平,向使其高精度、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开发CNC型表面轮廓测量仪,提高其测量效率和精确度,开发专业测量仪器,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测量设备等。”魏华亮介绍说。
至于高性能传感器产品,魏华亮表示,现在哈量已经成功实现了三维的传动测量,相关产品也已经实现了自我配套。“相比国外昂贵的传感器,自主产品的研发,无疑将极大提升我们产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