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产品动态正文

中国制造”开始走高端路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8-12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407


  很少有人听说过比亚迪公司(BYD Corporation)——BYD这三个字母的含义是“打造你的梦想”(Build Your Dream)——这家成立还不到10年的中国小公司却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电池制造商。现在,这家公司正在进行一次巨大的飞跃。比亚迪市场主管保罗-林(Paul Lin)表示:“我们要生产绿色能源汽车。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做到。”

  即便在日新月异的中国,这样的雄心壮志听起来似乎也有点遥不可及。但是,比亚迪已经在深圳建造了1600万平方英尺的汽车装配工厂,还聘请在意大利受训的汽车设计师团体,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生产绿色环保的混合动力汽车。

  中国公司已经不再满足于永远作为一个低技术、低成本、低利润的玩具、笔、服装和其他低端产品生产商,它们试图攀登到价值链更高端,希望最终挑战世界最大企业,争取业务、客户、实力和认可。

  中国政府也在背后推动实现上述目标,政府一方面推出奖励办法鼓励公司自主创新,同时规劝低端制造业从南方搬迁到内地偏远地区。政府引入更为严厉的劳工和环境标准,停止给予减税优待,以此向企业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希望中国制造业摆脱低端廉价形象,在产业价值链上向高端转移。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8年6月份在中科院与科学精英们会晤时表示,希望中国科学界能够勇于挑战,争取在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赶超其他国家。他说:“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掌握高端科技不仅能够提升中国技术实力,而且能够提高中国竞争力。”

  中国的政策如今已经向高科技经济区、研发中心以及承诺更高工资更高技术水平的公司倾斜。英特尔(Intel)在北方城市大连建的电脑芯片生产设施是受欢迎的;而生产1美元一双的袜子的纺织厂则是不受欢迎的。淘宝网女装冬装新款润肤美白保湿面霜有效男士去皱眼霜不错眼影眼蜜眼釉哪种好防晒滋润什么牌子的好

  里昂证券(CLSA)中国分析师罗斯曼(Andy Rothman)表示:“当一个国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例如二十年前的中国,出口加工中心有利于增长。但到了某种程度,那就不再合适了。”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中国企业开始向软件、生物科技、汽车、医疗器材和超级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进军。

  在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只是顺应经济强劲发展的潮流。例如,中国东南方很多制造业工厂正迁移到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内陆,或者把经营扩大到印度、越南或孟加拉等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

  依靠把劳动密集型生产外包到中国而成长起来的世界品牌如今要寻求别的外包目的地。甚至2002年刚刚在深圳立足的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Wal-Mart)也在努力寻找新的进货渠道。这家在全球拥有5000家连锁店的零售巨头已经感受到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巨大压力。

  专家认为,对全世界的消费者而言,这种政策的转移可能意味着从笔、铁锤到芭比娃娃和跑鞋等大量商品都要涨价。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追随日本、韩国的足迹。日韩成功地从低技能制造业转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服务并打造出了几个全球知名的品牌。

  英国剑桥大学管理学教授彼得-威廉森(Peter Williamson)质疑那种认为中国没有技术知识的看法。他是畅销书《龙行天下: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中国成本创新(Dragons at your Door: How Chinese Cost Innovation is disrupting Global Competition)》的合作者。威廉森认为:“中国的实力已经得到举世公认。”

  (来源:中国经济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