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凭借着钨冶炼和硬质合金领域的重大科技成就,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冲浒成为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的两位当选人之一。由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与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牵头单位完成的合作项目――“‘紫钨原位还原法’超细晶硬质合金工业化生产技术”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曾获2008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现代电子工业、机械加工、航天航空和汽车生产中各类新材料加工,对超细晶硬质合金精密刀具的硬度和强度提出了高要求,而钨冶炼技术突破是其中的关键。我国有着丰富的钨矿藏,储量及产量分别占世界70%和80%。但一直以来,由于我国无法生产出高品质的超细碳化钨粉,只好以相对廉价的钨矿原料出口,每年花上百亿元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的钨粉、精密刀具和数控刀片。
“紫钨原位还原法”,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超细晶硬质合金工业化制造技术。“它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吴冲浒教授自豪地表示,此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取代此前世界上通用的日本和美国的两种制造方法,成为当今这一制造技术领域的最佳工艺。
据了解,目前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已迅速成长为国内乃至国际上领先的钨粉、碳化钨粉和超细晶硬质合金生产企业。该项目累计已生产超细粉末和超细合金4683吨,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飞机、汽车、船舶等行业提供了优质的精密刀具和材料,并大量出口到美国、日本、德国等先进的刀具制造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三年该公司已实现利润1亿多元,上缴税金2300多万元。
这一研发创新成果彻底改变了我国精密刀具及其材料原先全依赖进口的状况,也使得钨产品出口结构从单一的原材料逐步向高附加值的钨粉、碳化钨粉及超细合金产品方向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标志着我国正由钨资源大国向钨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