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4月份以来,一个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问世,迅速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具有自身特点、优势明显、经济相连、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这一战略构想一经提出,便在群众中达成共识,在学者中得到认证,在周边地区得到呼应,在中央有关部门受到关注。站在“十二五”的起跑线上,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亿万人民,期待借助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平台,加快实现中原崛起。而在百度上输入“中原经济区”搜索一下,便可以找到相关网页826000余篇。有网友兴奋地说,河南在全国范围内、全局层面上受到如此关注,令人振奋!
网聚观点
中国的“心脏”跳起来
中国的“躯体”才更有力
新浪网河北网友:看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心潮澎湃!而看了12月22日《河南日报》的何平的文章《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在哪里》,更是信心倍增啊!打造中原经济区,不仅有利于中原各省,而且符合全国大局。
腾讯网深圳网友:其实,中原就是中国的“心脏”,只有“心脏”气血丰盈、跳动有力,才能更好地为“四肢”输血,国家的“躯体”也才能血气方刚、活力倍增。这就是河南省委书记说的“中之势”。
大河网网友:卢展工书记清晰阐释了中原经济区的内涵,并称其是“四大载体和平台”,这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中原经济区,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感和方向感。期待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给中原亿万老百姓带来幸福生活。
专家点评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
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三方面
中原经济区的提出,是河南省中原崛起战略的深化与发展,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针对省内不同区域发展,进一步拓展“中原城市群”概念,重新定位区域功能和产业布局。如卢展工书记所说,要在河南省经济发展格局中,调动起各方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积极性;二、针对以河南为中心、涵盖周边城市的区域,根据人口密度大、“三农”问题集中等特点,实施相应措施,推动其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快速发展;三、针对保护农业和促进工业的矛盾,在保证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地位的前提下,科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记者范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