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相关行业正文

普利森:坚持双高原则瞄准替代进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29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916


  “金融危机导致普通产品市场急剧下滑,但是由于我们近年来在产品研发上坚持高门槛和高技术含量的原则,做到了东边不亮西边亮。”6月16日,山东普利森集团一位高管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

  据统计,1998年~2008年10年间,普利森产值以平均每年一倍的速度增长,实际上缴税金比十年前增长了25倍,综合经济效益已跃居山东省金切机床行业第一,在全国机床行业排名上升到第11位。

  双高原则促产品结构升级

  高门槛就是做市场准入门槛高、投资比较大、短时间内又不容易达产见效的研发项目。这需要有市场前瞻性,有预见性,当将厂房、设备等生产设施建好后,就能恰好赶上市场机会。等别人意识到时,已经失去了先机。

  普利森前身是德州机床厂,生产卧式车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从2002年开始,企业高层就预测到,回转直径1米以上的卧式车床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应提前应对。

  于是,普利森采取改造和规模扩张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努力提高产能。在老厂区进行了厂房翻建、作业线调整、设备购置改造等7项工程,同时在陵县开发区新建德州卓尔铸造公司和大型机床生产基地,也就是德州普利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新厂区,从厂房和设备上为满足大型机床的市场需求打下了基础。

  坚持高门槛,重点是在发挥传统技术和先进工艺装备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优势,并使这种优势不断扩展。如将作为企业优势的长规格深孔加工的技术应用到大型车床上,使得产品由轻型向重型发展,回转直径实行从1米到2.5米,承重从5吨到32吨不断增长,加工长度也不断增加,现在已能达到18米。除了用于通用机械加工之外,逐步向造纸业胶辊、钢铁业的轧辊、大型管模及大型油缸等加工领域扩张。

  这种优势技术的拓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下一步,普利森还将陆续开发63吨、80吨、100吨等超重型机床,主要面向机车、船舶、航天、发电以及核工业等领域,用于大型传动轴、转子的车削加工。这些行业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国家重点扶持和重点培育的产业,产业范围宽,发展速度快,也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国家机械工业的迅猛发展,数控导轨磨床等大型加工设备,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看,单靠国内几个重点厂家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国外进口价格又非常高,一台德国瓦德利希导轨磨价格是国产同等产品的8~10倍,而且售后服务相当麻烦。为解决这一矛盾,普利森开始自主研发生产数控导轨磨床,既满足了企业自己装备的需要,同时也掌握了导轨磨床的生产工艺,该公司生产的导轨磨配备西门子810D、840D系统,从性能上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价格比进口产品却便宜得多。

  像导轨磨、卧式加工中心这些设备,生产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相应的市场准入门槛也比较高。在研制这些产品过程中,普利森一方面发挥自己优势,另一方面是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该公司与山东省机械设计院合作开发的立式加工中心已经成功销往无锡、成都、章丘等地。而最为有趣的就是普利森的研发思路:先开发出首台样机自己试用,试用的过程中解决出现的问题,然后不断完善,最后推向市场,确保用户正常使用。

  近几年,普利森公司还坚持高科技的发展战略,采用世界先进技术,使全功能数控车床实现了高转速、高精度和高钢性,实现了以车代磨。在此基础上,先后开发出了四轴车铣中心、八轴五联动车铣中心,实现了数控机床产品的系列化。

  2006年,潍柴集团重庆公司需要数控曲轴连杆颈车床,由于曲轴连杆颈加工的相位角和偏心距难以控制,在国内没有找到生产厂家。普利森公司充分挖掘技术和设备潜力,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组织技术人员攻关,使用了星形式中心架和偏心夹具,解决了曲轴支承与装夹难题,在短时间内研制开发成功,这一技术也获得了国家专利。产品已交付用户使用,运转正常,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