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石材产业发展迅猛,实现了从传统的石雕制品向装饰材料与制品、从原料出口向进口原材料再生产大宗深加工产品出口、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向承接国内外工程安装业务的转变。从1995年以来,我省石材工业产值、产量、出口均居全国首位。2008年我省规模以上石材企业工业产值330亿元,进出口超30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38.8%和62.9%。
今年5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福建省委、省政府于7月29日在福建省第八届六次全委会通过了对《若干意见》制订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发展南安石材产业集群。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策,为发展临海型石材产业带来生机。我省石材产业具有很强的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的优势,特别是日趋成熟的社会化生产体系、逐步突起的产业集聚、不断完善的产业链等条件,为我省打造现代的石材产业集群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石材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一)区域经济凸现明显
1、全国最大的石雕、墓碑石生产与出口基地。惠安是著名的“中国石雕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中国石雕工艺城”、“中国石雕之都”,2008年石材产值达120多亿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出口创汇占全县的71%。惠安依托传统的雕艺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发墓碑石、园林建筑石等1000多个品种,并以精湛的石材雕刻技艺及工程安装技术,赢得了海外市场的青睐。目前已占据国内外墓碑石80%以上的市场。
2、全国最大的建筑装饰石材生产与出口基地。南安市是我国唯一的“中国建材之乡”和“中国石材城”,是全国最大的花岗石、大理石建筑装饰板材加工基地,2008年全市石材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建材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3%。
3、丰富的花岗石矿山开采基地。我省花岗石资源丰富,有12个品种是国家名优品种,占全国18%,晋江永和3503、3533、安溪官桥的3535都是全国最大的单一品种矿山。我省年开采花岗石荒料量达300万m3,晋江永和是“中国石材之乡”,年产值达20多亿元。当地利用丰富的石材资源,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业,年开采荒料能力达100多万m3。
4、最大的玄武岩开采基地。福鼎是“中国石材十大出口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玄武岩开采与加工基地,年产10万m3荒料,1200万m2板材,全市石材产值30多亿元,成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
(二)竞争优势日益突出
1、营销网络较为完善。泉州地区几十万建材经销商建立了强劲的销售网络,对石材市场开拓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在国内外设立销售公司、培育销售专业人员、收集商情信息、建立长期客户,由传统的营销方式过渡到采用电子商务进行网络营销,推动了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这些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市场开拓能力还带动了省外石材企业往福建迁移,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石材产业的发展。
2、区位优势明显突出。我省具有两岸三地和两个三角洲联结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海运、公路和铁路交通,形成了福建石材产业发展良好的基础。从闽东至漳州有三沙湾、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等六大天然良港,全省石材产业拥有10多个配套设施完善的石材专用码头,这是内陆省份无法比拟的。就厦门港来说,石材年吞吐量占厦门港口的50%,有力地保障了石材产品的流通。
3、产品品种配套齐全。我省依托传统的石雕工艺技术,从传统的天然花岗岩雕刻到墓碑石,发展到近年来开发的各种建筑石、园林景观石、厨卫用具、大型城雕、寺庙建筑等各种雕刻影雕产品。同时,花岗石和大理石超薄板、复合板、人造岗石、各种石材装饰异型材等应运而生,产品品种齐全,研发水平、雕刻技艺和安装质量也居全国前列。
4、人力资源较为充裕。我省石材雕刻工艺技术和安装技术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了石材产品创新与行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我省石雕技艺是我国南方石雕的代表,惠安是中国花岗石雕技艺的发源地,有5万多的石雕能工巧匠遍布全国各地;二是我省已拥有矿山专业开采队伍和配套承包矿山的开采、爆破、吊装等专业户,北从新疆和西藏、南到海南都有福建的采矿技工;三是在我省创业雇用人员的前期培训投入少、见效快,在成本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拥有熟练的技术工艺成为石材行业较强的竞争优势,广东的康利、环球等石材大企业因此也积极往福建迁移;四是我省的石雕安装技术堪称世界一流,好的产品依靠精雕细琢的安装技艺,北京十大建设、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内著名建筑和当今世界最大的石材安装群雕 --黄河炎黄两帝等石雕安装工程都是福建人的石雕精品。
五、福建石材产业发展目标与重点
(一)打造海峡西岸现代石材产业集群
国务院在《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福建石材产业要加快以“资源为基础、加工为龙头、机具配套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现代石材产业集群,大力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泉州、厦门为龙头的石材加工和出口基地建设。
1、打造全国最大的石材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壮大闽南石材产业集群,全社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石材产量、产值、出口分别占全省的80%以上。其中惠安石雕、墓碑石产业年产值达到120亿元;南安石材产业年产值达到180亿元。同时,加快培育闽东石材产业基地,石材产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
2、建设10大石材工业园区。一是南安水头、惠安崇武、南安石井、惠安山霞、晋江永和5个年产值超50亿元的石材工业园区;二是安溪官桥与龙门、南安大帽山、福鼎玄武岩、翔安洪塘、罗源西兰5个年产值30亿元-50亿元的石材工业园区;三是在闽南、闽东开辟台湾石材工业园区,引进台湾石材企业,进一步优化、整合、做大做强石材工业园区。
3、壮大产业链培育辅助产品产业基地。在快速发展石材加工业的基础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晋江、厦门、南安要成为石材机械制造基地,石材机械产量占全国石材机械总量的40%,钢砂、锯条占全国90%市场份额,磨具磨料占全国70% 市场份额,其它如金刚石工具、石材防护用品、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要加快发展,推动石材产业基地的同步发展。
4、建成全国最大的石材进出口基地。重点扶持厦门、泉州从事石材进出口业务的公司,鼓励石材加工企业全方位开拓自营进出口业务,厦门港口依托石材业壮大港口经济,争取在2-3年内石材进出口量达到50亿美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