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相关行业正文

2010 中国贸易深度损害之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2-28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1118


  “特保”惊变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批准对中国轮胎的特保制裁。从9月26日起,美国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即在现有4%税率的基础上,第一年增加35%,第二年增加30%,第三年增加25%的关税。

  这就是今年9月份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保案”。时至今日,它已经不再是哪一个案件的专指,相反,它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贸易保护的代名词。随着特保案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扩大,它展示给人们的,是全球经济社会正在迎来的巨大变革。

  纷纷嚷嚷的2009年留给了中国7道特保调查的深重伤痕,也使中国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截至2009年8月,中国出口出现了历史上连续10个月的负增长。不仅如此,展望2010年的贸易前景,现有贸易格局仍有持续恶化的趋势。中国甚至没有时间梳理2009年的贸易“伤痕”。新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12月11日,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议召开,欧盟统计局公布了2009年上半年欧中贸易统计数据,指出:“中国不但仍然是排在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在欧盟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还从同期的14%和6%上升至17%和7%。”

  美资深贸易法律顾问瑞夫也在2009年底指出,“中美双方互为对方的第二大和第三大的贸易伙伴,两者的贸易额已经达到4000亿美元的规模,美国的出口额增长了330%,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230%。中美两国的贸易规模非常大,而且是非常成熟和复杂的贸易关系。”

  “不管我的评价是否准确,这就是中国深受贸易保护其害的重要原因,在世界经济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的情况下,中国的贸易数字很容易继续成为别国贸易保护的重要借口。”贸易专家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从2010年1月1日起,我国将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税则,实施范围更广、优惠幅度更大的协定税率,并最终完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全部降税承诺。不过,专家指出,最终可进行的降税幅度已经很小,可刺激的进口额度并不会太大。这也就是说,对上述贸易逆差的数据不会带来太大的变化。

  由此可见,2010年的贸易保护趋势依然严峻,尤其是伴随中国产业升级的大背景,各国的贸易保护将花样频出,而每一个案件,涉及的范围、影响程度正变得越来越大。

  “反补贴”:中国贸易重大软肋

  损害级别★★★★★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自2008年到2009年9月,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启动了20起反补贴调查,其中有19起是与反倾销调查合并调查的,中国连续3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预测,“在国际反补贴形势影响下,中国与其他贸易伙伴之间关于补贴与反补贴的纷争将会日益增多。”

  的确,从2004年加拿大发起对华的第一起反补贴调查,到2006年美国发起中国加入WTO后的首次反补贴调查,再到现在每年20起反补贴调查,整个案发曲线呈极陡峭的上升趋势。

  分析其原因,一个大背景不容忽视,即中国现行的补贴政策,有相当大的部分与SCM协议(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和中国入世承诺承担的义务并不相符合,给他国发起反补贴调查提供了可乘之机。

  随着中国应对反倾销的力度逐渐增大,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截至目前,有近80个国家承认),中国面临的反补贴形势也将越来越严峻。

  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补贴与反倾销是两套存在悖反的游戏规则,企业往往通过证明市场经济地位来证明自己不存在反倾销行为,但这又使得反补贴失去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保护伞。

  很多发达国家就是看中这一点,通过合并反补贴与反倾销(双反)来获取更为有利的证据。据接近欧盟商会的内部人士称,“近年来欧盟已经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各类补贴政策和信息,收集和研究中国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情况。”

  贸易专家Michael认为,“在中国全面重构和设计中国的反补贴立法体系和制度框架之前,反补贴已经成为了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一大软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