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赋予了赣州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矿藏存在于赣南崇山峻岭中,孕育了赣南钨和稀土产业发展,点燃了赣南数百万人民的希望,成就了赣州响当当的实力……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
风雨与希望。大自然丰厚的礼物,使赣州这块宝地,很早就在全球博得了“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称号,也由此造就了赣州矿业发展数十年经久不衰的辉煌。
沧桑与梦想。从残垣断壁中起步,在励精图治中前行,铸起了她新的辉煌,并以矫健的步伐领跑赣州经济发展……
“钨石头”点亮世界
赣州,是中国钨业的发祥地,具有百余年的钨开采史。新中国成立后,从“一五”计划开始在赣州大规模建设矿山,先后建成了大吉山、西华山、岿美山、盘古山4个大型钨矿山,仅上世纪50年代末,就为国家换回了价值75亿元粮食和物资,为国家度过困难时期和进行基础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赣州钨产业呈现“低、小、散、乱”局面,滥采乱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多头出口,精矿供大于求,加上行业恶性竞争,国外公司趁机打压价格,世界上稀缺的钨精矿的价格竟大大低于生产成本,最低时每吨不到2万元。钨业萧条,钨矿企业陷入困境。富矿只能卖出土的价钱,赣州人被嘲笑为“捧着金饭碗讨饭”,优势资源反而一度成了包袱。
面对全国各地大发展的形势,勤劳勇敢、求新思变的赣州人发问:赣州的钨材做成灯照亮了世界,但我们加快发展的出路在哪里?2001年初,赣州开始整合全市钨业,特别是2004年,赣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用3至5年时间,把钨产业培植成为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这为赣州钨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
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提出的“集约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一切为民谋发展”理念,赣州在钨业整合中坚持“整合资源,控制开采,集约利用,深度加工,形成产业”和“资源减量化、利用高效化、发展可持续”的思路,实行计划开采,总量控制,打击非法生产、超计划生产和非法加工、经营、运销行为。
如今,“赣州人坐拥‘金山’愁饭吃”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一大批企业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航母”。
“金饭碗”再闯市场
精深加工的技术水平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淘宝网10大减肥产品比较补水面霜排行榜左旋25岁用什么眼霜好不错去粉刺哪种好护肤什么身体防晒产品好
在当今世界钨产业发展群雄逐鹿的形势下,赣州已站在世界的高度谋求发展定位。2005年7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提出,要大力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同时鼓励和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尽快把赣州钨和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
思路决定出路。赣州以现有钨产能、技术、市场为基础,以扩大生产品种、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方向,以发展高性能、高品质硬质合金及刀钻具为核心,力求产量占到全国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赣州钨产业的标志性产品。2006年赣州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0.3亿元,实现利税16.2亿元,比2000年销售收入7.1亿元、利税0.43亿元,增长14.5倍和36.7倍,成为我市首个产值、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的优势产业。
同时,赣州钨产业的配套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在铜材加工、机械铸造、热处理、焊接、模具制造、机修等方面具备较强的配套能力,为电机、灯具、刀钻具生产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赣州还以创建钨与稀土新材料产业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为契机,以促进钨和稀土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为切入点,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关系,开展了高起点、多领域、全方位的科技合作。目前,赣州APT(仲钨酸铵)生产已普遍使用了先进的除杂工艺和黑白钨混合冶炼技术,超细APT制备纳米钨粉、纳米碳化钨粉、纳米晶掺钇硬质合金复合粉末等已经开发和生产,钨钛固溶体产品填补了我省空白。
如今,赣州正在成为钨产业投资的热土和钨产业聚集的洼地,中国保利集团、中国建材集团、厦门钨业、天津特精等一大批知名钨企业牵手赣州。目前,赣州拥有规模以上钨企业80家,全国有三分之二的钨精矿在赣州加工。
“崛起路”生态环保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赣州钨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过去以高污染、高投入、高能耗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破坏了环境。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赣州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发展奉为“航标” ,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的道路。
矿山复绿,是赣州走绿色崛起之路的得意之作,2000年,市委、市政府按照“整合资源、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度加工、做大产业”的总体要求,通过科学论证、实地调研,让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区重新披上了“绿装”。同时,我市还积极引入产业基金推动企业重组和产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协助这些企业利用产业基金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优势,大力培育上市公司的后备军,引导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实现迅速扩张和裂变发展。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为赣南钨业第一股,一批批钨企业也正在策划和运行上市。
目前,赣州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钨、稀土千亿元产业集群,赣州“钨业航母”畅行世界的梦想已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