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块曾被埋没在发展洪流中的璞玉——直到两年多前的那一刻。
从那一刻起,长春高新区人挥动手中的如椽巨笔,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三动”战略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三化”统筹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埋头苦干,让这块璞玉焕发出动人的瑰丽色彩。
这里是长春高新区长东北核心区,一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绿色宜居科技新城,一颗闪耀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及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的明珠。
从今天开始,本报记者将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与亲爱的读者——您,一起找寻这座科技创新之城的前进源头,感受这座产业之城的发展脉动,领略这座绿色之城的宜居品位……
10月9日,一个天气晴好的秋日。
仅仅时隔一个多月,当记者再次驱车踏上长春高新区长东北核心区这片热土,仍然惊讶于这里的变化:
行走在中科大街上,遥望远处的我省最大的城市广场龙翔广场,高高矗立的主题雕塑“舞动的旋律”昂首欲飞,气势恢宏;9月初曾盛装纳客的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国际雕塑园内,107座来自世界各地的雕塑艺术作品与生态湿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中航工业项目、兵装天威项目、中科英华项目等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的长东北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优势已经形成,交通路网框架也已拉开。”长春高新区长东北核心区管委会主任马骥,对在长东北核心区打造万亿产业经济隆起带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坐拥核心
“区位”提供发展良机
翻开长春市地图,宛若树叶的城区翩然舒展,而长春高新区长东北核心区则正处在这片树叶的北部顶端。
高新区长东北核心区处于哈大经济带一级轴线中心位置,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内陆端口,坐拥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的核心位置,承担着联结哈大经济带、带动长吉图、引领长东北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具体的区位位置上,长春高新区占据我市南北两个主出口,拥有发达的立体交通网路。铁路方面,以京哈线、长白线、长图线为骨干,形成了贯通东西南北的铁路网;公路方面,以京哈高速、长营高速、302国道、102国道为主线,构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空运方面,依托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构建了我市通往域外的空中走廊。就内通外连而言,高新区长东北核心区内部有即将打通的远达大街、北四环路等快速路与主城区紧密相连,外部有102国道、101省道、哈大公路、铁路等,构成了优越的交通基础优势。
在长春市“三城两区”发展格局中,高新区长东北核心区处于长东北三条发展轴线的主轴,是未来我市产业发展、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可对宽城经济开发区,经开区的玉米工业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和九台卡伦经济开发区提供技术支撑和配套服务,形成功能互补、产业互动的发展格局。这种优越的区位条件,既为高新区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有利于高新区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与示范作用。
厚积薄发
“资源”锻造发展引擎
“在项目落位上,我们现在是有所甄别的,强调‘腾笼换鸟’,优化落位项目。”采访中,马骥说出了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在长东北核心区目前全力打造的京哈铁路以东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工业集中区内基本上已经摆满了极具创新引领作用的产业项目,土地早已成为长东北核心区的稀缺资源!
资源禀赋向来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引擎,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而如今的高新区长东北核心区,其土地之所以“炙手可热”,则正是由于这片区域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早已被具有慧眼的人士所认知。
在这里,积淀了极具吸引力的科技研发实力:
截至今年上半年,由长春高新区联合“一院四所四校”打造的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重点项目,已经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其中9个在建项目全面启动,进展顺利,科技创新中心整体框架年内将基本形成;“中科院创新集群”项目扎实推进,先后与49个创新机构建立联系,已收集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创新项目120个,并重点考察了35个;重点研发机构引进工作实现重大突破,两年内将引进落位20家国家级高水平研发机构。
在这里,集聚了极具诱惑力的产业发展集群:
截至目前,长东北核心区共落位产业、科技创新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项目81个(新建63个,续建18个),总规划占地面积48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21.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811.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35.8亿元,开工面积790.5万平方米。其中,已开工项目50个(续建项目17个、新建项目33个),今年计划投资143.3亿元,开工面积422.68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投资36.6亿元,开工面积229.2万平方米。
五点三线
“框架”畅通发展血脉
在长春高新区采访,听到人们谈及长东北核心区的建设,就必然会提到“五点三线”基础设施建设精品工程。记者了解到,“五点三线”堪称发展建设的大手笔——“五点”即龙翔广场、北湖大桥、远达大街互通立交桥、兴华园小区及带状公园;“三线”即龙湖大路、北远达大街和中科大街。
“目前,京哈铁路以东56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完成‘七通一平’,铺设道路总长108公里,铺装面积303.36万平方米,完成互通式立体交叉桥一座,北湖大桥等桥梁19座,完成5000万立方米土方整理工程,完成投资50亿元,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基本收官。”马骥告诉记者,“五点三线”精品工程也将在明年7月前全部竣工,届时,长东北核心区的框架将全部形成,其区位价值也将得到极大提升。
城市框架的形成,势必将畅通城市的发展血脉,让城市脉搏跃动起来。记者了解到,为了完善京哈铁路以东56平方公里土地的城市框架,两年来,长春高新区在南北两区已累计投入资金200亿元,按照国际化标准规划设计,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仅今年上半年,长东北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已完成22.6亿元,接近完成全年计划的60%。上半年,新建道路19条,总长33.9公里,铺装面积75.8万平方米;翻建道路3条,提升道路1条,续建道路14条,总长度47.688公里,铺装面积144.39万平方米;新建桥梁9座,远达大街二道段上的3座桥梁,均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四条水系改造,兴隆泉沟已完成总投资的40%,腰黄家沟完成总投资的60%,太平沟完成总投资的80%以上。
在公用设施配套方面,今年上半年,长东北核心区完成了500千伏嘉合2号线、220千伏北铁甲乙线和66KV线路改造;220千伏合农、合九线路改造工程已完成75%,超达二次变工程主体已经完成;共建设通信管道12公里,覆盖面积7.4平方公里。安装路灯1167套,覆盖22.5公里的街路。
伴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号角,长东北核心区正以非凡的速度和质量,向科技之城、未来之城、绿色宜居之城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