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相关行业正文

重庆成都西安有望形成“西三角”格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07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405


  11月5日,推进《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施座谈会在四川省内江市召开。四川社科院教授,着名经济学家林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几年后,随着交通的建设与疏通,重庆、成都、西安三个拥有战略性高技术和产业的国际大动脉,将会出现曾经提出的“西三角”格局,现代化的南北丝绸之路将在这里重现,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向东、向西、向南、向北开放的全开放大局面形成将不是一个臆想,很可能成为30年后的现实。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次经济区”建设

  “要明确各市区县在成渝经济区所处的地位,所应当扮演的角色,所要承担的任务,所需要作出的贡献。虽然处在两个省市和46个有行政区边界的区域之内,但是所要建设的是一个没有行政区边界的,或者边界比较模糊的国家级经济区。”林凌表示,在贯彻落实当中,要打破风格,打破封闭,按照国家规划和市场规律的要求,实行跨区域的合作和竞争。共同为打造成渝经济区这个中国西部的重要经济中心、重要经济增长极而努力。

  此外,要在成渝经济区范围内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联动、三化协调。成渝经济区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全国具有显着的特色,我们要强化这个特色,在与全国合作竞争当中实现优势互补。成渝经济区是全国城市密度最大的经济区之一,拥有“双核”,将来要发展成为拥有两个国际大都会的经济区,要在工业化、农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推动下加快城镇化的步伐,争取用20年的时间使成渝经济区的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

  林凌称,成渝经济区范围内加快“次经济区”的建设,培育次经济增长极。现在建设的是成渝经济区这个大增长极,未来还要培育“次增长极”。经济地理学理论是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引申出来的,地球上有磁极有磁场,磁极有向心力和离心力。磁场的大小、强弱随着磁极的向心力、离心力的大小强弱而波动。把这个引进到区域经济,经济学家发现在一个经济空间之内存在着类似磁极那样的中心和极。

  成渝经济区是国家选中的能够带动西部以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极,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区有同样的地位,这是一个大的增长极。要使成渝经济区快速成长,还需要选择和培育若干个次区域的增长极和小增长极,不但要有大增长极,还要有次区域的增长极。

  “西三角”格局

  林凌表示,成渝经济区作为引领西部大开发,成为向西大开放的基地和交通枢纽,重庆和成都成为向西开放的两个国际贸易大动脉。几年后,成都到西安,重庆到西安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将要打通,这样,重庆、成都、西安的三个拥有战略性高技术和产业的国际大动脉,将会出现曾经提出的“西三角”这样的格局,现代化的南北丝绸之路将在这里重现,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向东向西向南向北开放的全开放大局面形成将不是一个臆想,很可能成为30年后的现实。到那个时候地处内陆的成渝经济区就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因为到了那个时候,距离上的差异在现代技术的条件下,已经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