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相关行业正文

欧美市场低迷 中国外贸出口转向新兴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02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801


  在艰难的形势下,很多出口型企业正通过贸易对象多元化,努力开发中低端的新兴市场,以弥补欧美市场的缺口,其中“金砖五国”为重点对象。

  “自今年上半年开始公司外贸销量就直线下滑,尤其是欧美的订单更逐月减少。”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广东圣格服装公司销售部的张经理表示,目前服装外贸形势很是低迷。

  然而,今年外贸不景气的不仅仅存在于服装行业。近来,欧债危机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对我国出口贸易整体带来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采访广东、浙江一带出口型企业时了解到,不少企业为了寻求出路,已努力开发印度等新兴市场。

  外贸低迷

  媒体报道称,10月15日开幕的广交会上,多数出口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外贸生意越来越难做,“欧美客户难觅踪影,下单犹豫观望、意向订单大幅缩水。”

  海关总署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248.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环比下降1.2%;贸易顺差145.1亿美元,同比收窄12.4%,今年以来连续两个月收窄。前3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呈现高位回落态势。月度增长速度由3月份的31.5%回落到6月份的18.5%,8月份反弹至27.1%,9月份又回落到18.9%。

  10月20日,《中国企业报》记者联系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多家工厂的“档口”,一位姓马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服装外贸持续低迷,很多商户都以国内为主,出口到香港和台湾的也有一些。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我国今年1—8月份的外贸进出口总量来看,我国的外贸出口顺差逐渐减少。

  据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对其200家会员企业的调查显示,受调查的企业中90%的利润下滑10%至15%。

  “现在对外贸企业来说,控制成本非常重要。”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销售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调查中,多家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而今年钢铁、铜等震荡攀升,成本的增长导致企业利润下滑,竞争力下降。

  据了解,在我国外贸出口主要对象中,欧盟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出口产品中,五金机电产品已连续16年保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占外贸出口总量60%、增量70%以上。去年下半年,欧元兑人民币持续贬值超过15%,连日来欧债危机的加剧使机电出口出现了低位徘徊。

  薛胜文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外贸低迷体现在部分行业的出口利润率方面,外贸出口行业由于国内经济通胀影响,部分外贸加工企业综合成本大幅上升,而与此同时,由于议价能力较弱,导致整体外贸出口势头逐渐恶化。

  据记者了解,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升值,导致企业的出口无利润甚至亏损,因此存在单子越大、亏得越多、不如不接订单的现象。

  一方面是原材料、劳动力、汇率等原因造成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又遇上欧美经济低迷,再加上国内银根紧缩,外贸低迷不可避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